代糖是什么?有坏处会致癌?认识人工甜味剂的利与弊
代糖是什么?有坏处会致癌?认识人工甜味剂的利与弊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有在节日或富裕家庭才能吃到大餐。然而,饮食无忧的同时,肥胖问题也日益严重,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数量屡创新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食品行业开始使用人工甜味剂(代糖)替代传统的蔗糖,以提供低糖或无糖的选择。但代糖是否真的能避免"糖糖危机"?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代糖的种类及其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代糖是什么?种类有哪些?
代糖又称为人工甜味剂,其主要用途是作为糖的替代品。与传统的糖类(如蔗糖、葡萄糖和果糖)不同,代糖的热量较低,但甜度极高,因此常被添加到各种饮料和食品中。
根据不同的来源,代糖主要可分为两大类:
营养(天然)甜味剂:例如甜菊糖苷、罗汉果苷等糖苷类,以及麦芽糖醇、赤藻糖醇、木糖醇等糖醇类。以最常被添加在"无糖"口香糖中的木糖醇为例,它可以从白桦树、橡树或玉米等植物中提炼出来,本身不含糖分,但仍有热量存在。其他天然甜味剂也大多具有类似的特性。
人工甜味剂(代糖):通常含有极低热量,甚至不含任何热量,但甜度却比蔗糖高出几百倍。最早的人工甜味剂"糖精"早在19世纪末期就已诞生,随后又陆续出现了阿斯巴甜和醋磺内酯钾等。
与高热量的蔗糖相比,代糖不仅热量低,而且只需少量就能达到极高的甜度。例如,阿斯巴甜和醋磺内酯钾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而糖精更是高达300倍。虽然代糖可以以更少的热量换取更高的甜度,但过量摄取仍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代糖的坏处是真是假?
自从代糖问世以来,各种相关的实验和研究层出不穷。但由于存在众多不可控制的因素(例如无法限制参与者只摄取含有代糖的食品),使得研究结果难以断言代糖对人体的影响。以下是五项关于代糖可能对人体产生影响的文献讨论:
1. 代糖的减肥效果仍不明确
理论上,使用人工甜味剂代替高甜度、高热量的食物应该有助于避免体重增加。根据发表在《年度评论》的一项研究显示,人工甜味剂可以帮助降低体重。《欧洲营养期刊》也指出,用代糖替代含糖饮料可以减少热量摄入,从而降低BMI。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添加人工甜味剂的饮料可能会提高肥胖的风险。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一项研究则表明,人工甜味剂与体重增加存在正向关联,但是否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代谢疾病等疾病的风险增加,目前尚无明确的研究证明。
基于各研究之间的矛盾性,目前仍无法断言人工甜味剂是否能帮助减重。有观点认为,由于人工甜味剂的甜度极高,长期摄取这种高甜度但低热量的食物或饮料可能会使人体对甜度的感受变得迟钝,进而排斥食用甜度较低的水果或蔬菜。此外,当舌头感受到人工甜味剂的甜味时,身体会本能地预期获得相应的热量。由于人工甜味剂不含糖分或含量极低,这可能导致人体渴望摄取更多高糖食物以获取所需的能量,从而引发肥胖。
最后,有些人可能因为"我已经喝了零卡可乐,所以可以吃个蛋糕"的想法,这也可能是无法成功瘦身的重要因素之一。
2. 糖尿病患者食用代糖应适量
对于糖尿病患者是否应该食用代糖,同样存在正反两方的观点。支持的一方认为,人工甜味剂既能满足糖尿病患者对甜食的渴望,又不会导致血糖飙升。《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的研究显示,无论是含糖还是人工甜味剂饮料,都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关于代糖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仍需更多研究来证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只要控制摄入量,代糖仍是一种不错的折中选择,但鉴于其争议性,不建议无节制地使用,避免养成饮用含糖或代糖饮料的习惯。
3. 过量摄取糖醇易引起肠胃不适
研究表明,饮用含代糖的饮料会改变肠道环境,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生存。此外,过量食用糖醇类甜味剂,由于无法完全被人体消化,容易导致胀气等肠胃不适。
4. 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风险
美国心脏协会的研究指出,每天饮用两份以上代糖饮料的人,相比完全不喝或每周饮用不超过一份的人,患中风和冠状动脉心脏病的风险更高。不过,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心血管疾病与代糖饮料之间的关联。
5. 代糖并不会引发癌症
关于代糖与癌症的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970年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糖精可能增加老鼠患膀胱癌的风险。然而,至今仍无法证明糖精或其他代糖与致癌存在直接关联。建议食用卫生福利部核准使用的合法人工甜味剂,以降低致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