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造血干细胞,传递生命“火种”
捐献造血干细胞,传递生命“火种”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是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血液肿瘤的较为有效的方法。那么,什么是骨髓捐献?采集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要求是什么?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什么是骨髓捐献
骨髓捐献,也被称为造血干细胞捐献,是造血干细胞捐献移植的前提。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是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血液肿瘤的较为有效的方法,已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不断地推广应用。
骨髓是人体最主要的造血器官,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的稀松骨质间的网眼中,是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
造血干细胞来源于红骨髓。造血干细胞是能自我更新、有较强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可以产生各种类型血细胞的一类细胞,是人体一切血细胞的起始细胞。
采集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方法
第一种方法:抽取骨髓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作全麻或局麻,从捐献者髂骨中抽取骨髓血。
第二种方法:外周血中采集干细胞。给捐献者注射动员剂,进行血液成分单采术,从捐献者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提倡的采集方式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即采取第二种方法,用科学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捐献者体内。
从外周采集造血干细胞有危险吗
造血干细胞具有无限复制自身的能力。捐献后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会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至今没有因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引起对捐献者伤害的报道。在采集完成后,一些轻微疼痛感和不适将会消失,所用的器材都经严格消毒并一次性使用,确保捐献者的安全。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要求
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的公民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或各地红十字会、血站联系,填写志愿捐献者登记表并采集约8毫升血样,即可登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志愿捐献者的血样经HLA分型检测,相关信息会被录入到中华骨髓库数据库中,等待患者检索配型。当患者检索到与某一位志愿捐献者配型相合时,便可以做捐献准备了。
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流程
与患者配型成功后,在征得本人同意后,再次抽取约8ml血液与患者进行HLA高分辨检测,高分辨检测相合后,中华脊髓库会安排您到指定医院进行全面体检。接下来注射药物动员剂后,就可以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从肘静脉分离50~200毫升血液,您的造血干细胞输注患者体内,实现生命种子的生根发芽。捐献完成后,中华脊髓库也会安排健康体检和随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捐献造血干细胞
传递生命的“火种”
愿每一份期望都可以生根
愿每一份美好都得以传承
图文参考来源:上海造血干细胞捐献、淮安市红十字会、西安市红十字会、广东工业大学红十字会
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