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百丈怀海:我国宗教文化史上的划时代人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百丈怀海:我国宗教文化史上的划时代人物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AR68B5K0550IMZX.html

百丈怀海禅师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所创制的《百丈清规》对禅宗乃至整个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伟大僧人的生平事迹及其重要贡献。


龙泉寺俯瞰

在长乐落发出家

《长乐县志》记载:“僧怀海,俗姓王,名木尊,沙京人,唐开元七年(719)生(一说生于唐开元八年)。自幼落发西山寺(长乐龙泉寺前身),后往洪州(今江西南昌)新吴界大雄山修行。”

据新修《龙泉寺志》记载,怀海落发的西山寺,就是现今的长乐龙泉寺,始建于南北朝,原名西山寺,为闽中六大古刹之一。

唐代中叶,怀海入西山寺礼慧照和尚落发出家。后来,怀海外出参学,嗣法于马祖道一禅师,至江西百丈山开法。

怀海得道后,又回到长乐西山寺,“咒立石柱十八根”,创设道场。唐咸通年间(860—874),唐懿宗有感于怀海事迹,及井现青黄龙之祥瑞,赐寺额“龙泉寺”,沿用至今。有此殊荣,长乐龙泉寺成为禅宗的著名道场。

长乐龙泉寺所在的莲花山,是长乐名胜,又称五峰山,有卧牛、仙冠、贵品、莲花、云梯等五峰,岚气氤氲,古称“五峰横岚”,为“吴航十二景”之一。近日,记者来到长乐龙泉寺,古刹雄伟,气象庄严,绿林环绕,殿宇宏伟。金殿内佛像栩栩如生。


龙泉寺里的双龙亭

大胆进行教规改革

据史料,怀海出家之后,至南岳衡山依法朝律师,受具足戒。再后来至安徽庐江浮槎寺研读经藏十余载,积累了深厚的经、律、论佛学知识。

唐代宗大历初年,怀海闻马祖道一禅师在南康(今属江西赣州)龚公山开坛讲法,便前去归依,成为马祖道一禅师的侍者,后一直追随,终得祖师真传。怀海与西堂智藏、南泉普愿三人深得马祖道一禅师器重,世称马祖门下三大士。

唐代宗大历年间,乡绅甘贞在今江西奉新百丈山建庵,闻听怀海学养深厚,禅法精湛,于是将怀海迎入所建庵中,并将庵改名为百丈寺。自此,怀海便在此自立禅院,率众修持,影响渐长,终成气候,并终老于此,世称百丈怀海禅师。

当时,禅宗的发展遇到两大重要问题。第一是禅僧日益增多,却无独立的禅院,说法行道有诸多不便;第二是唐中叶后,朝廷对佛教的特权采取了许多限制措施,特别是两税法实行后,取消了对寺院和僧尼个人田产免税的规定。寺院的土地和劳力来源都出现了困难,僧众们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历史变动生存下去的严峻形势。

于是,百丈怀海禅师对佛教大胆进行了教规改革,创制《禅门规式》二十条,即佛教史上著名的《百丈清规》。这是禅宗史上划时代之功绩,效果显著,有力保障了禅宗乃至整个中国佛教的延续发展。

94岁仍以身作则

《百丈清规》里面的很多话都广为流传,如“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等,都广为人知。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不仅对中国佛教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培育世人的吃苦耐劳精神与创业奉献意识,也有不可低估的启迪与导化作用。

据说怀海始终以身作则践行《百丈清规》。他94岁时,众弟子担心他的身体受不了劳作,便藏起了他的劳作工具。当天,怀海因为自己没有劳作,就没有吃饭。

在长乐莲花山,屡经兴废的龙泉寺,一度寺院与佛像皆毁,唯独百丈怀海禅师像一直保存下来。这一直被视为神奇的因缘。

如今,长乐龙泉寺有一座殿堂轩敞的四合院,那是百丈怀海禅师纪念堂,建筑面积达1700平方米。这里详细展示了怀海和他的《百丈清规》。

怀海被认为创造性地发展了禅宗。他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离世,享年95岁。唐穆宗敕谥其“大智禅师”,北宋徽宗追谥其“觉照禅师”,元顺宗加谥其“弘宗妙行禅师”。


百丈怀海禅师纪念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