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健康人格的特征、标准及如何成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健康人格的特征、标准及如何成长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22/06/65880805_1137296980.shtml

健康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重点曾经是“人性的疾病”(心理疾病)方面,但现在更关心“人性的健康”(心理健康)方面。研究人性健康的目的是要打开并释放人的潜能,以实现和完善我们的能力。

健康人格的特征

心理学已经产生了许多关于人格的定义。据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1937年统计,人格定义已达50多种,现代定义也有15种之多。对健全人格的理解受人性观、价值取向及方法论的不同而各异。心理学家从各方面描述健康人格的特征,我们来看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四种描述:

一是奥尔波特: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成熟的人。 成熟的人有七条标准:①专注于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②对父母、朋友等具有显示爱的能力;③有安全感;④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⑤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⑥客观地认识自己;⑦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心。

二是罗杰斯: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充分起作用的人。 充分起作用的人有五个具体的特征:①情感和态度上是无拘无束的、开放性的,没有任何东西需要防备;②对新的经验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自由地分享这些经验;③信任自己的感觉;④有自由感;⑤具有极高的创造力。

三是弗洛姆: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创造性的人。 除了生理需要,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这正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将以创造性的、生产性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四是弗兰克: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超越自我的人。 超越自我的人被概括为:在选择自己行动方向上是自由的;自己负责处理自己的生活;不受自己之外的力量支配;缔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能够表现出创造的、体验的态度;超越了对自我的关心。

健康人格的标准

我们很多人以为人格随着年龄而进步。其实,很多人的人格不仅没有随着年龄而成长,反而随时光流逝不断退行,只有很少部分的人随着年龄而成长。而大多数人的人格介于两者之间。那么,应该如何认识自己的人格现状以及如何完善与提升自己的人格。我们从三个角度描述健康人格的标准:

一是心理学角度与标准。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健康的人格是具备独立自主能力,充满幸福感受与激情,具有不断自我革新能力的人格特征。具备独立自主能力是指心理上达到高度自足,摆脱对所有外在事物的依赖,具备这种人格特征的人是精神上的“真正富豪”,从自己的内心汲取生命的全部能量,无需以外在事物装点自己,更不会由于内心匮乏而产生焦虑。

一般人之所以对外在事物产生依赖,是由于内心贫乏,感受不到自心的力量,所以不得不靠外在事物来“证明”或“显示”自己,比如,有些人过度追逐权势或虚荣就是由于内心匮乏。而充满幸福感与激情以及富于自我革新精神是内心充满活力的表征。如同肉体生命在于运动,精神生命在于同世界之间保持丰富而密切的内心联系。老年人精神衰败往往是肉体衰败的先导,这一点可以从反面说明上述观点。只有强大丰富的内心世界才能达到精神上独立自主与内心充满激情与生机勃勃。

二是社会学角度与标准。 健康人格不可能呈现自私与狭隘。自私狭隘的人的内心必然呈现荒芜与贫瘠,比如,吝啬就是由于内心匮乏而产生的对金钱的焦虑与依赖。因此,健康人格必然是自私的反面。健康人格不会由于内心焦虑而歪曲对事物的看法,所以表现出对事物强大的洞察力。可以说,健康人格必然在社会和人与人关系中表现出崇高的道德自我与博大智慧。

三是生物学的意义,个体生命平衡内心不同侧面的能力与标准。 健康人格足以协调生命的不同侧面,保持内心平衡,使内心处于最佳的协调与平衡状态。否则,就很难说是健康的人格。

退行性人格就是渴望回到婴幼儿时期,甚或退回到诞生之前在母腹中的黑暗状态。产生退行性心理的动机,其实质是畏惧生命压力与责任以及放弃生命的独立性。了解什么是退行性人格,有助于对自己内心产生退行趋势保持足够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人群中除少数分裂症患者以外,还存在大量的不太极端的退行性心理倾向与行为,比如:放弃自己的独立性,拒绝成长,不愿意承担人生的责任,拒绝面对自己内心与事实真相,不愿意付出而只愿意享受与索取,盲从,严重依赖他人或某物,以及思想严重僵化等等。

大多数人的人格特征

大多数人的人格特征处于两种极端的状态之间,既不是完全独立,也不是完全不独立。不独立的人格特征很难说是理性的。因而,大多数人实际上处于半理性与半不理性状态。为什么这样说?下面我们从四个心理纬度来说明这一点。

一是心理纬度:独立性。 生理上,人们在婴幼儿时期已经“断奶”。但在心理上,很多人终其一生实际上都未能摆脱对其他人的依赖。人们经常被内心的恐惧和贪婪所支配。害怕失去爱情,于是被情欲支配;害怕失去财产,于是被贪婪支配;害怕失去社会好评,于是被盲从支配;甚至于发展到害怕离开手机与电脑,于是被手机与电脑所支配。如此等等。

二是心理纬度:理性。 人们总以为自己具有足够的理性。实际的情形恰恰相反。绝大多数人不具备足够的理性。人们经常带着自己内心的恐惧与欲望来观察世界。很明显,内心纯洁是保持理性的前提。但绝大多数人的内心很难用纯洁来形容。所以林则徐说,“无欲则刚”。霍金在《大设计》中说,科学探索无法摆脱主观性局限。科学尚且如此,何况其它?

三心理纬度:自我革新精神。 很多人不具备革新自我的意愿和能力。很多人只注重学习知识,而不注重甚至轻视人格成长。我们必须强调,学习知识与革新自我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情。学习知识只是了解外部世界。而革新自我是发现内心真相,并致力于克服自心的缺陷,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

四是感受幸福与激情的能力。 幸福就是内心感受到欢乐、愉悦、充实、有意义。幸福感不是转瞬即逝的感官刺激,而是健全的心灵。说明这一点的例子是有些富豪权贵的生活并不幸福。而精神上富有的普通人更容易体会到生活的意义与幸福,这说明,幸福与物质满足感并不是同一回事情。如果人们内心无法感受到生活的价值与意义,这说明心理健康已经出现问题。

健康人格的成长

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认为人性本善,人天生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如果不是受到环境的阻碍,抑制了个人的成长,我们每个人就像一个橡子那样,都渴望成长和有所成就。 罗杰斯认为促进成长的环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真诚、接纳和同理心。

罗杰斯所说的真诚,就是抛却人们惯于用来伪装自己的面具,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诚恳地自我袒露,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罗杰斯所说的接纳,就是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这是一种仁爱的态度 ,一种即使知道我们的不足但仍然珍爱我们的态度,这是一种当我们卸下伪装,真实表露出内心最糟糕的感受后,发现我们依然被接纳的释然和宽慰。我们希望在美满幸福的婚姻中、和睦的家庭生活中以及亲密的友情中都能体会到这种令人满意的感觉,而无需任何解释。在这样

良好的关系中,我们自由自主,不用担心我们会失去他人对我们的尊重。”

罗杰斯所说的同理心, 就是分享、反映我们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我们真正想要说明的意思。 “我们几乎很少真正能抱以理解和同情的心去听别人诉说”,罗杰斯说,“而这种独特的倾听,是我所知道的能使他人改变的最重要力量之一。”因为,“当人们被接纳和获得奖赏时,他们就会以一种更关爱的态度对待自己”。当人们被抱以同理心倾听时,“他们就更有可能倾听他们内心的感受”。

在罗杰斯看来,真诚、接纳和同理心,才能真正使人成长。他相信治疗者(心理医师)最重要贡献在于“接受和理解来访者(病人)”。但这三原则并不仅仅限于医患关系,实际上也是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基本原则。因此,“如果你想更积极地倾听自己亲友的情感,下面三个提示或许对你有帮助。

解义。用你自己的话来总结讲话者的意思,从而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要求对方作更多的说明。如'你说的那个事的例子是什么?’这样可以鼓励讲话者讲更多信息。投射情感。如'它听起来令人沮丧’,这样可以准确地映**你对于讲话者的身体语言和情感强度有什么样的感觉。”事实证明,“那些感到被爱和被支持的人会对与他们不同的人更加开放和宽容。”反之,那些感觉不被关爱、不被支持的人,则会对与他们不同的人排斥和挑剔,甚至形成反社会人格。

故此, 生活中不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健康人格成长的最好途径。 曾奇峰先生认为,获得人格成长的唯一途径,就是去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 看心理医生是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最安全的方式。 比如我是一个曾经霸凌其他同学的人,在心理老师的帮下,如果我能够体会到被我凌的那些人的痛苦和给他们造成的创伤,以及对他们以后成长的影响,那我的自我意识范围就扩大了。以后再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攻击性就可能会有所收敛。我们每个人都是慢慢长大的,需要学习遵守这个世界的规则。同时,共情他人的能力,也是需要慢慢学习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