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有这样一款他汀类药物,除了降血脂,还能降尿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有这样一款他汀类药物,除了降血脂,还能降尿酸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27548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降血脂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近年来,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除了降血脂外,还具有降尿酸的作用。本文将从药物机制、临床研究数据等方面,详细介绍这一发现及其临床意义。

什么是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属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是体内生物合成胆固醇的关键酶,他汀抑制住了HMG-CoA还原酶,也就能帮组大大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常见的他汀类药物,有来自霉菌中的天然产物,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可以通过发酵的方法,从霉菌培养液中分离提纯;也有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如阿托伐他汀。

他汀类药物能影响尿酸水平吗?

通过对使用他汀类药物药物的监测发现,服用阿托伐他汀后,人体内的尿酸水平显著下降。目前只有阿托伐他汀能有这个现象,而且比较明显。其他他汀类药物或者影响不明显,或者表现出导致尿酸水平上升的想象。

这里提供三份研究数据:

数据一: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尿酸稳态的影响[1]

共有180名患者入组,随机分配接受 40 mg/d 的阿托伐他汀或辛伐他汀治疗。只有阿托伐他汀组表现出血清中尿酸水平的降低(从5.6降至4.9 mg/dL,P<.0001)。同时发现,阿托伐他汀组从尿液中排泄的尿酸增加。

数据二:比较三种强效他汀类药物对血脂异常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 [2]

150名血脂异常的门诊患者,比较了他汀类药物治疗前与治疗几个月后的血清中尿酸水平。在阿托伐他汀组(62人) 和瑞舒伐他汀组 (45人)中,血尿酸水平分别降低了 6.5% (p < 0.0001) 和3.6% (p = 0.03);但在匹伐他汀组 (43人) 中 ,血尿酸水平增加了3.7% (p = 0.38)。

数据三: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3]

比较了两组血脂异常人群的血清尿酸水平:常规护理患者没有接受正式的降血脂治疗(但仍有12%的人有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历史);治疗组患者接受正式的降血脂治疗,其中绝大多数(98%)使用阿托伐他汀。两组患者各800人。

常规护理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增加了 3.3% (P<0.0001);治疗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降低了8.2% (P < 0.0001)。

这些研究都表明,阿托伐他汀有降低血尿酸的效果,可能的机制是增加了尿酸从尿液中的排泄。

为什么这一发现很重要?因为可以一石二鸟!

高尿酸水平是痛风的主要诱因之一。此外,高尿酸还与石沉积性肾病、尿路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等问题有关。


“Comfort in the Gout”,一幅表现痛风患者困境的作品。再奢华的人生,也有难以逾越的痛楚。原画收藏于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作者:Thomas Rowlandson,1785。

调查数据表明,在2018年至2019年间,中国成年人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4.0%,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4.4%,女性患病率为3.6%[4]。与2015年至2016年间的数据相比,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有增加的趋势。

从这个比例可看出,如果四个男人凑在一张麻将桌上,那么其中一个就可能是高尿酸症。

需要指出的是,阿托伐他汀并不是用于降低尿酸的药物,如果尿酸超标了,还是需要按照医生所开的常规药物来治疗。

但是,对于尿酸偏高的人,如果正好又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建议与医生进行沟通,可选择合适的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既降血脂,又降尿酸,一石二鸟。

特别声明:他汀类药物为处方药,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参考文献:

  1. Milionis, H.J., et al., Effects of statin treatment on uric acid homeostasi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lipidemia. American heart journal, 2004. 148(4): p. 635-640.
  2. Ogata, N., et al., Effects of three strong statins (atorvastatin, pitavastatin, and rosuvastatin) on serum uric acid levels in dyslipidemic patients.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and nucleic acids, 2010. 29(4-6): p. 321-324.
  3. Athyros, V.G., et al., Effect of statins versus untreated dyslipidemia on serum uric acid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subgroup analysis of the greek atorvastatin and coronary-heart-disease evaluation (GREACE)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2004. 43(4): p. 589-599.
  4. Zhang, M., et al., 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Among Chinese Adults: Findings From Two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Cross-Sectional Surveys in 2015–16 and 2018–19.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22. 12.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