粿条食安风暴!自煮更安心 - 精选粿条/河粉/粄条料理
粿条食安风暴!自煮更安心 - 精选粿条/河粉/粄条料理
最近台湾发生了一起"粿条食安风暴"——许多民众因在外用餐食用炒粿条后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引起了广泛关注。想知道粿条怎么吃才安心吗?粿条、板条、河粉的差别在哪里?一起看看保存方式与精选料理,让你享受美味又安心的烹饪体验!
粿条、板条、河粉的差异
虽然它们都是以"在来米粉"为原料制成,但因为添加的其他粉类(如太白粉、玉米粉)与水分比例不同,在口感和用途上有一些微妙的差异。
"粿条"是闽南人对米制面条的称呼,"粄条"则是客家语,所以基本上是同一种食物,是中国华南、马来西亚、新加坡乃至东南亚常见的食物。粄条比较扁平,呈长方形,因此也有人称它作"板条"。和河粉相比,传统的粿条使用的米浆含量较多,添加的其他粉类与水分较河粉少,米香味重,口感厚实饱满。
"河粉"源自于广州沙河,所以河粉又叫沙河粉,通常会添加的其他粉类较多,因此河粉的粉味较重,颜色偏透明,口感软黏有弹性,因为较不易断,所以可以被切成较细的形状。
在多族群共存的地区,例如:马来西亚、新加坡,粄条、粿条和河粉常被视作同一种食物。至于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则以河粉为主,变化出更多的吃法。
保存方式
购买新鲜的粿条/粄条,在买回家后应立刻放置于冰箱冷藏保存,避免暴露在室温下,以免促进细菌滋生,且必须在3天内食用。在烹饪前,务必检查食材的外观和气味,如有表面已潮湿或是闻起来有酸味,切勿食用。干燥的河粉在开封后,也应放入密封袋或容器中放入冰箱。烹煮后的米制品应于2小时内食用完毕或放置冰箱。
你也可以选择在家自制,跟着厨友的食谱做,其实一点都不难唷!
粿条、板条、河粉料理
接下来就一起看看几种常见的料理方式:
炒
将煮熟的粄条与各种配料一起炒熟,如豆芽菜、青菜、肉片、海鲜等,再加入适量的酱料调味,如酱油、蚝油等,翻炒均匀,香气扑鼻、口感弹牙。
汤
将河粉放入热腾腾的汤中煮熟,再加入蔬菜、肉类或海鲜等配料,调味后煮至熟透,汤头清爽鲜美,河粉Q弹滑嫩,让人回味无穷。
蒸
将粿条铺底,再放上海鲜、豆腐放入蒸笼或电锅中蒸熟,或单纯淋上特制的酱料,如花生酱、辣椒酱等,吸附了酱汁的粿条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口感柔软细致,是一道简单营养又美味的料理。
卷
粗的粿条也能用来包食材!将煮熟的粄条铺在平坦的工作表面上,然后包入喜欢的馅料,如肉片、青菜、红萝卜丝等。接着将粄条卷起,形成一条长卷,切成适当大小的段落。最后,蘸上特制的酱料或沾酱,如甜辣酱或花生酱,即可食用。这种料理方式让粄条更具创意,口感丰富多变,是一种全新的享受!
肠粉
大家熟知的港式肠粉也是以米浆为主要材料,加上澄粉(无筋小麦面粉),制作方式与河粉类似,但是通常不会切割成条状,一片片拿来包入肉类、蔬菜、海鲜等食材,你也可以在家试看看唷!
面对食安风暴,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家自煮!不仅能够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安全,还能够享受到美味的料理。让我们一起动手,在家烹调粿条、板条、河粉,为家人带来健康又美味的一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