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跟航天员一起练就“大心脏”
来跟航天员一起练就“大心脏”
在太空飞行的极端环境中,航天员不仅要面对失重、密闭、隔离等物理挑战,更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那么,航天员是如何练就"大心脏"的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航天员的心理训练过程。
△第三次太空会师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俄罗斯空间生物医学问题专家Oleg Gazenko就指出:"限制人类探索太空的不是医学,而是心理学"。在太空飞行的极端环境中,人需要克服失重、密闭、隔离及空间狭小等因素给身体和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人类在太空中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飞行任务也日趋复杂,乘员的心理状态也会产生许多新变化。如何正确应对这些变化,是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神十七乘组在轨工作
载人航天飞行需要航天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在精心选拔的基础上,对他们实施各种心理训练,培养其良好的职业个性和心理品质,为保证顺利完成航天飞行任务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专门开设的航天员心理训练项目主要有航天心理学基础与心理健康教育、狭小环境中的隔绝训练、放松训练、表象训练、心理相容性训练等。
航天心理学基础与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航天心理学基础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受训者了解航天活动对人的影响和对人心理品质的要求,明确自我努力方向,掌握维护心理健康和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自我管理情绪。
隔绝训练
是航天员心理训练中最重要和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目的是了解航天员的个体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培养航天员在狭小环境中的工作能力、耐受和适应能力,发现潜在的问题,挖掘受训者的潜能。隔绝训练既是心理训练的项目,又是训练期心理选拔的重要内容。隔绝训练通常使受训者单人住在一间狭小的隔离室里,按事先设计好的作息时间表进行心理、生理测试。受训者在隔绝期间不仅要进行仪器操作,还要进行写作和体育锻炼,用餐食品由隔离室传递窗口按时供应。这种训练通常采用连续3~7天不间断工作方式进行。
放松训练
使航天员掌握各种放松方法和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帮助航天员缓解紧张情绪。常用的方法有瑜伽放松功、松弛反应法、渐进性肌肉放松、自生性训练、自我催眠和自我暗示、他人催眠和生物反馈训练等。
表象训练
一般结合放松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训练进行。通常使航天员在放松的状态下,想象某些操作的方法、程序和动作要领,想象应急情况出现时所要采取的措施,想象航天器内部的布局等,在其头脑中建立清晰正确的表象,以帮助提高训练效果。
心理相容性训练
主要是针对乘组的心理相容性和协作能力进行的。通过训练,可以使航天员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能,学会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如何解决乘组内的矛盾、冲突,缓和人际关系,掌握给他人提供心理支持的方法和技巧,养成乘组协作的习惯,了解言行对乘组效率的影响,促进协作效率的方法,以提高乘组的整体效能。
△神十七乘组水下出舱活动训练
提高航天员心理素质的训练需要全面系统的各种训练来协同完成。在科学、严格选拔的基础上,通过体质训练和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可以使航天员具备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对航天环境具有良好的耐力和适应能力,掌握科学的生理、心理调控方法,提高适应能力,从而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坚实的生理基础。
△神十七乘组海上救生与生存实验
通过知识与技能训练,能够使航天员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知和熟练掌握飞行计划、飞行程序、飞行任务,对飞行过程、飞行事件及其感受有充分的了解和体验,使航天员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神十七乘组乘员装备操作训练
此外,通过开设专门的心理学训练课程,可以使航天员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科学的心理调控方法,科学的记忆方法,这对巩固和提高专业技术等训练效果是非常有益的。所有这些训练都能帮助航天员建立自信和信心。
△神十七乘组等待训练画面
在人类征服浩瀚宇宙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动力、运输方面的问题,还要关注航天员社会心理学方面的问题。良好的心理状态必将使探索的旅程充满快乐与希望。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跟随航天员的脚步练就一颗"大心脏",让心情愉悦、让生活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