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师也有开学恐惧症,多少老师是在噩梦中开学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师也有开学恐惧症,多少老师是在噩梦中开学的?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14A01C4P00?media_id=&openApp=false&suid=&web_channel=wap

随着中小学陆续开学,许多老师遭遇开学恐惧症,如做噩梦、焦虑感满满等。中小学教师压力的来源主要集中在"双减悖论"、隐形加班和非教学任务等方面。由于压力过大,教师身心健康状况堪忧,超过60%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心理问题发生率远高于其他职业。

中小学陆续开学了,不少老师遭遇的竟然是:做噩梦。

譬如:

梦到孩子们满操场跑,怎么喊都不听,喇叭里一遍遍通报;

梦到自己课没备好,上课铃已经响了,校长还坐进了教室;

梦见班上学生出了意外,被家长堵在了校门外;

梦到作业改不完,论文没写完,考试没考好……

尤其是要去学校的前一晚,很多老师辗转反侧,焦虑感满满。

开学恐惧症,不仅学生有,老师也有!

DeepSeek走红后,其“中国压力最大职业排名”显示:

外卖骑手排第三,互联网大厂员工次之,居首的竟然是:

中小学教师!

网友感慨:比人类还了解人类!

压力从何而来

中小学教师的压力来源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双减悖论”

既要减少学业负担,又要考核升学率,不给学生排名却给老师排序,老师夹在家长和校长之间“两头受气”。

“隐形加班”

学生上学,老师已经到了;学生放学,老师还没走。再加上备课、批改作业,以及跟家长的随时沟通,老师的日均工作时长远超10个小时。

“非教学任务”

老师的工作绝非上课那么简单,各种培训、考核、打卡、迎检占去了大量时间,近乎七成。

压力之下,谁在受伤?

教师持续背负的压力,正在深刻塑造着教育生态。

身心健康创伤

咽炎、颈椎病、静脉曲张等职业病如影随形,焦虑、抑郁、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有调查显示,超过60%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职业。

财新出过一个特稿《压抑的教师》,调查了55万名教师,问题非常突出。

压力传导给学生

一根藤上的教师,压力不可避免地传导到学生身上。

教学热情难再,方式简单粗暴,作业负担加重;教师的言行还会变形,出现言语乃至肢体霸凌。

温情脉脉的师生关系变得淡薄疏远,亲其师信其道,会演变为恶其师憎其道。

家校关系疏离

家长过度干预教学,家长群里的“轰炸式”询问、各种质疑和无理要求,让教师疲于应付。

家长的动辄举报也会让老师不堪重压,感到心灰意冷乃至崩溃发飙。

家校之间本该双向奔赴,在对抗中变成了各奔东西。

更令人忧虑的是,教师过重压力正形成恶性循环。

疲惫的教师消耗着学生的创造力、好奇心和想象力。

这种消耗又增强了家长的焦虑,加剧了老师的压力。

AI时代的教师画像

在AI能替代知识传授的今天,幸福的教师比任何时候都珍贵且必要。

老师要具备滋养孩子的关键素养:

情感智慧:具备同理心、共情力,能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关怀和引导。

创新思维: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设计富有创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时代日新月异,教师必须持续学习,不断更新,成为长流常新的河。

涵育这些素养,需要宽松的环境和合理的压力水平。

当前的不合理压力,正在严重制约教师关键素养的养成。

从源头上减压

开辟教学绿色通道

搭建“教育GPT”资源池,归类优化教案、课件,为老师提供个性化备课方案。

通过AI分析教学风格,建立教师数字画像,智能匹配跨学科协作伙伴。

允许电子教案,取消重复性听课记录要求,采用实效导向的评估方式。

非教学任务由教辅部门完成,禁止向老师摊派,并与教师考核脱钩

重构家校边界

统一发布《家校沟通指南》,明确信息回复时限,以及微信群禁言时段,给老师喘息空间。

学校和社区建立仲裁委员会,仲裁家校争议,避免教师直接面对冲突。

建立“教师权益保护基金”,对抗“校闹”和恶意投诉,为教师提供法律援助。

搬走职称的大山

职称评审成了很多老师身上的山,不评不甘心,评了特累心。

一些纸上谈兵的课题、论文不仅绊倒了很多老师,也消耗了太多的心力。

取消职称评审,实行职级制度,按教龄正常晋升,让教师专注于课堂和孩子。

或者实行“弹性职称”,对教龄满若干年、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直接晋升。

重构评价方式

重构传统的论文、赛课、升学率评价,以创新能力为导向。

构建“AI+同行评议”系统,通过课堂录像智能分析,提取教学创新、学生互动等素质图谱进行评价。

根据智能系统评估的教学效能、学生成长曲线等数据,评估教学实绩:

肯定长期主义,通过AI追踪学生10年发展轨迹,反哺教师评价。

开学,老师们习惯称作“开工了”。

如果学校真变成了工厂,只见分数不见人,机器开动的隆隆声,吞噬的不仅是学生的生命力,还有教师的激情。

教师是教育的“守夜人”,守护着文明的灯火。如果这位守夜人魂不守舍,灯火岂不风雨飘摇?

老师的噩梦,也将成为孩子的梦魇,击碎千家万户的美梦。

教育的本质是激活,而不是压榨。

善待教师,才是善待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