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很火的“BB机”,曾一台卖两千,现在用它还有信号吗?
90年代很火的“BB机”,曾一台卖两千,现在用它还有信号吗?
90年代,BB机(寻呼机)曾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最初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到后来的中文数字显示,BB机见证了通讯技术的发展。如今,虽然BB机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它们承载着一代人的回忆,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见证。
BB机的历史与发展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BB机(寻呼机)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最早的手持BB机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再后来一些大单位开始统一配发BB机,那时候的BB机比后来常见的摩托罗拉八达数字机要大要长一些。
最早的传呼机是没有数字显示的,只是一个发光二极管在闪亮,然后打服务商的指定电话由客服告知才知道,第二代才阿拉伯数字显示然后翻查代码本,第三代是直接中文数字显示。
1983年,上海开通中国第一家寻呼台,由此BB机开始进入我国,但是BB机真正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那还是在1990年开始。
在九十年代期间,BB机那绝对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传呼机于1992年才登陆大陆南方的市场,北方就更晚有了。同年大哥大也迟几个月进入大陆市场,邮局的官方价格是每只1.6w,黑市现货每只3w多,传呼机流行的时候,传呼机样式的电子表都是小孩子的奢侈品。
BB机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式
BB机有自己的一串代码储存在寻呼台的计算机上,当寻呼机发送号码之后,碍于技术的限制,只能先联络到话务员的电话上,之后话务员再做转接。
所以当男孩的朋友在听到"B-,B-"声音后,就会看到BB机的屏幕里出现了要回复的电话,然后男孩的朋友就可以根据这个电话,在附近找一个公共电话亭,再把电话回过去。
虽然通过过程复杂,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传呼机在当时还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的,特别是如果在信息发布和接收的便利,信号覆盖范围,电池时间体积重量都是无与伦比,当年在深山密林里,只有传呼机有信号。
一位在96年拥有了一部大哥大的先生就表示,自己大哥大的号码当时由于话费较贵,传呼机响了就找公用电话回。所以现在很多老人回忆起BB机都不住的感叹,用BB机真是累死人,一有人传呼叫,头晕找不到一个电话。
当年摩托罗拉数字寻呼机+摩托罗拉大哥大太显眼了,每次来传呼都是找没有人的地方回电话,就怕让别人看见说洋相,对了当时的手机电池通话时间很短,所以平常都是关机,来传呼了再回电话。
后来BB机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比如带文字的就是等到94、95年才出现,已经不是模拟产品,而是数码产品了,但在南方沿海地区,也是2k多而已,带文字的BB机是横的,与这个钱袋的外型有点相似但小一点。
到了90年代末,很多人用的就是中文留言的bb机,人家call我我要去街上有打电话的地方复机,如果对方有话要留言,她给客服说客服给我留言。
到了二十世纪的末期,BB机会稍微普遍一些了,很多家庭条件一般的人省吃俭用,也能买得起BB机。
有人就表示,记得当时是1999年,为了耍酷同室友一起买的BB机,由于社交圈子小,认识朋友都在身边,有了BB机没人呼叫,只能晚上出去吃大排档的时候定闹钟在人群中显摆,还假装回电话,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40岁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真是好笑。
BB机的退出与收藏价值
BB机真正退出历史舞台,还要从06年和07年开始说起:06年传呼机还在用着,记得06年手机还是双向收费,用手机的人还是很少,可能到了07年手机实行了单向收费,用手机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BB机刚开始确实比较高端,一般人用不起,后来普及开了也就便宜了,甚至有时候有活动的时候还搞赠送了,那时候几乎人手一个了,也临近绝迹了。
不过一些BB机的质量确实还是杠杠的,虽然它们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很多人还是将BB机给存了起来。
BB机在现在还是非常有收藏价值的,在市面上有三类BB机还能够卖出高价,一是一是摩托罗拉品牌的系列收藏;二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品种收藏;三是不同造型寻呼机也值得收藏,除此之外很多BB机其实现在就是铁疙瘩一个,根本没有什么用。
不过过去的BB机质量也是真的好,比如有人就表示,自己还有四个中文机,七个数字机,前些日子整理东西翻出来了,装上电池都还会滴滴的响,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没有了话务员,就算能够拨通电话,也没有办法和对方再取得联系了。
其他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
除了BB机以外,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记录了历史时光的老物件,这些老物件多是满满的儿时回忆,你知道的有哪些?
电话黄页:我们现在的电话号码是全部存在通讯录里,但是在最初手机还没有流行的时候,所有地区重要的号码全部都会印在一张黄页上,或者是印在一本通讯录里,需要哪个电话就临时找,过去这种电话黄页基本上是家家户户人手一册,非常的有用。
风箱:用于烧火煮饭炒菜,火力旺打铁匠铺也用它來鼓风吹旺火,烧软铁做刀,锄头等,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形容做了好事,还受上下级批评两头受气。
风箱里的鸡毛板会把风灌进风道里,吹起煤炉火苗,用来烧火做饭,或者铁匠炉,是五六七八年代农村家家必备的炊具。
铁钩铁环:实际它就是个杀猪时用的铁钩,一头挂在挮子上,一头挂在猪后脚上,竖起靠墙给猪开膛,方便开膛破肚。
木马:除了木工师傅用于固定木板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是什么?猜不出来吧,木工师傅的锯子用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出现不锋利会跑线,木工师傅就在木马的上面锯上一条口子,再把锯子翻一面齿在上方,将锯子埋入口子里再用三角锉把锯子齿修锋利。木工师傅聪明吗?
这些熟悉的老物件把很多人的思绪带回到了六、七十年代,这些老物件都见过的人 也都是五十以上的人了。看到这些那个都会有个故事在里面,列举的老物件,有的退出历史舞台,有的还在继续使用,社会在发展,科技不断进步。这是历史的必然,许多东西都勾起了我们的美好回忆:暖暖的亲切的过往浮现在眼前……岁月如歌,人生蹉跎,这些老物件都经历过了满满的回忆,用过的都已当奶奶爷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