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皇之首:燧皇,《山海经》众神起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皇之首:燧皇,《山海经》众神起源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1/22/2535528_1139103664.shtml

燧人氏,又称燧皇或遂皇,是汉族神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虽然《山海经》中并未直接描述燧皇的事迹,但作为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第一位发现火的祖先,又是伏羲氏和女娲氏的父亲,其形象和事迹在《山海经》的文化和传说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基本信息

  • 身份:燧皇,又称燧人氏,是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被尊为三皇之首,奉为“火祖”。
  • 姓名:燧人氏,别名允婼。
  • 时代: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也有说法认为其生活在约100万年前。
  • 国籍: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一带)。

主要贡献

燧皇的主要贡献是钻木取火,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他还教人熟食,提高了人类的身体素质和寿命。此外,燧皇还发明了结绳记事、给禽兽命名等,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主要成就:钻木取火、教人熟食、结绳记事、给禽兽命名等。

生平事迹

  • 钻木取火:燧人氏在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成为中国古代人工取火的发明者。他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使人类与禽兽的生活习性区别开来,开创了华夏文明。

  • 教人熟食:燧人氏不仅发明了人工取火,还最早教人熟食。熟食的发明使人类能够更好地吸收营养,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延长了人类的寿命。

  • 结绳记事:在文字尚未产生的时代,燧人氏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在当时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记事方式。

  • 给禽兽命名:燧人氏还为禽兽命名,使人类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区分不同的动物。

历史地位

  • 三皇之首:在《尚书大传》等古籍增补的“三皇五帝”中,燧人氏被列为三皇之首,奉为“天皇”,尊称“燧皇”。

  • 火祖:燧人氏是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第一位发现火的祖先,被后世奉为“火祖”。火的发明使人类有了可以创造的温暖,对远古人类的聚集提供了武器和条件,是人类群居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根源。

  • 文化象征:商丘因燧人氏在此发明钻木取火而被誉为中国火文化的发祥地,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火文化之乡”称号。燧人氏的形象和事迹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记载

  • 战国·庄子《庄子·缮性》:“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
  • 战国·尸佼《尸子》云:“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
  • 《拾遗记》云:“燧明国有大树名燧,屈盘万顷。后有圣人,游至其国,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
  • 魏晋·谯周《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使(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说),号曰燧(遂)人。次有三姓,乃至伏牺,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作琴瑟以为乐。”
  • 《三坟》云:“燧人氏,有巢子也,生而神灵,教人炮食,钻木取火,天下生灵尊事之。始有日中之市,交易其物,有传教之台,有结绳之政,寿一太易,本通姓氏之后也。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风姓。”
  • 汉·郑康成注《易纬·通卦验》云:“遂皇始出,握机矩,法北斗七星,而立七政。”,注云:“遂皇谓遂人,在伏牺前,始王天下也。矩,法也。言遂皇持斗机运转之法,指天以施政教。”既云“始王天下”,是尊卑之礼起於遂皇也。持斗星以施政教者,即《礼纬·斗威仪》云“宫主君,商主臣,角主父,徵主子,羽主夫,少宫主妇,少商主政”,是法北斗而为七政。七政之立,是礼迹所兴也。
  • 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云:“燧人氏没,包牺氏代之。”
  •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若使包羲因燧皇而作《易》,孔子何以不云燧人氏没包羲氏作乎?”
  • 《汉书》亦有“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的记载。
  • 《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遗记》:“申弥国去都万里,有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于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号鸟),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同书卷七八引《礼古文嘉》云:“燧人始钻木取火……遂天之意,故为燧人。”又有“燧人氏夏取枣杏之火”的传说(见《艺文类聚》卷八七引《九州论》)。
  • 唐朝时期《通典》说:“燧皇氏,始有夫妇之道”。
  • 唐·王希明《太一金镜式经》:“昔燧人氏仰观斗极,而定方,名东西南北是也。则四方之名,盖始自燧皇定之。”

与《山海经》的关联

  1. 火神崇拜:虽然《山海经》中并未直接描述燧皇的事迹,但书中记载的炎帝、祝融等火神形象,与燧皇的火神崇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火神形象反映了古代先民对火的崇拜和敬畏,而燧皇作为火的发明者,自然成为了这种崇拜的核心。

  2. 民俗节日:在民俗传说中,农历六月二十三日是“火神诞辰”,次日是火把节。这些节日与燧皇的火神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了古代先民对燧皇的敬仰和纪念。

燧皇在后世的影响

燧皇作为三皇之首,其历史地位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的事迹和形象被后世广泛传颂和纪念,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精神象征:燧皇的勇敢、智慧和毅力等品质,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和崇拜的榜样。他的发明和创新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探索和追求进步。

综上所述,燧人氏作为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和华夏文明的奠基者之一,其钻木取火、教人熟食等伟大发明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山海经》中并未直接描述燧皇的事迹,但燧皇作为火的发明者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在后世的文化和传说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他的事迹和形象与《山海经》中的火神崇拜、民俗节日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共同的文化内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