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后变傻?可能是“术后谵妄”惹的祸
麻醉后变傻?可能是“术后谵妄”惹的祸
在我们的工作中,偶尔会有外科医生或家属向我们反应,病人在麻醉苏醒后送入病房里像变了一个人,往往不认识自己的家人,说话思维混乱,语无伦次,经常胡言乱语,家属会感到疑惑和不解,手术都很顺利,难道是大家说的“麻醉后变傻了”吗?
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发生了术后谵妄。
大家对术后谵妄可能很陌生,接下来,让我们的麻醉医生带大家认识术后谵妄,了解术后谵妄的发生原因,我们又是如何预防和治疗术后谵妄的。
什么是术后谵妄
"谵妄"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意思是"走出沟壑",即偏离原有正常直线,变得精神错乱。术后谵妄是一种急性发作的、暂时性脑功能异常,以注意力不集中、意识水平变化和认知功能急性改变为特征,常发生于术后1-3天内,可持续数小时或者数周。
术后谵妄的表现有哪些
临床上术后谵妄的表现会有较大的差异,主要有兴奋型、抑制型和此二者的混合型。若出现以下情况,可考虑患者发生了术后谵妄:
注意力障碍:患者对各种刺激的警觉性及指向性下降,如注意力难唤起、表情茫然或注意力不能集中。
意识水平紊乱:表现为对周围环境认识的清晰度下降或出现不同程度的木僵或昏迷。
认知功能障碍:是术后谵妄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主要症状包括知觉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
睡眠-觉醒周期障碍:常表现为白天昏睡、夜间失眠,间断失眠,甚至完全的睡眠周期颠倒。
神经运动异常:警觉、烦躁不安、易激惹或嗜睡、运动活动明显减少或两类行为交替出现。
情绪失控:间断出现恐惧、妄想、焦虑、抑郁、躁动、愤怒、欣快等。
引起术后谵妄的原因有哪些
目前,术后谵妄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总的说来,术后谵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患者因素:高龄、长期酗酒、糖尿病是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患者术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术后发生谵妄的风险相关。衰弱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明显增加。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的老年手术患者预后更差、术后谵妄发生率更高。
麻醉手术因素:术前长时间禁食禁饮;多次手术、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出血多如开放性手术(开胸、开腹手术);急诊手术;体外循环手术等。麻醉深度过深,术中持续低血压,围术期发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内环境紊乱等。
术后因素:术后疼痛,尤其是静息性疼痛评分越高,持续时间越长,术后谵妄发生风险越大。严重术后并发症,包括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以及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深静脉导管感染)等。贫血及缺氧,活动受限。术后其他因素:包括低温、尿潴留、便秘、导管刺激(导尿管、胃管、引流管等)。
术后谵妄又是如何防治的呢
术后谵妄虽然少见,但对患者和家属都会造成不良影响,积极预防和治疗术后谵妄也是我们医务人员重要的工作。
针对术后谵妄的发病原因,临床医生可针对性地给予对症处理,比如:增加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休息、正确用药、及时补充水分。
对于术后谵妄高风险的患者,我们麻醉医生也会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如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优化围术期的麻醉用药,加强麻醉深度的监测,更好的调控患者的血压、通气、液体、体温和血糖,重视术后疼痛的管理等。
如果术后发生了谵妄,我们也不需要太紧张,症状轻微持续时间短的可不需要特殊处理,病人自己就可以慢慢恢复,而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采取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睡眠。此外,还可以采取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中医穴位电刺激等措施,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行为认知能力。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接受手术的老年人会越来越多,术后谵妄也会更加多见。我们只有更加认识到术后谵妄的危害,然后进行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才能减少大家对“麻醉后会变傻”这样不必要的误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