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形及财产继承相关问题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形及财产继承相关问题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6law.cn/laws/4082370.aspx

在遗产继承过程中,继承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丧失继承权,或者选择放弃继承权。那么,哪些情况下继承人会丧失继承权?放弃继承权是否必须进行公证?家人去世后财产又该如何分割继承?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继承人丧失继承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 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继承人若出于主观故意实施杀害被继承人的行为,不论其杀害行为是否既遂,都将丧失继承权。

  2. 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这种情形强调杀害动机是为了争夺遗产,若不是出于此目的杀害其他继承人,则不必然导致丧失继承权。

  3. 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遗弃体现为对被继承人有抚养义务却拒不履行;虐待情节严重需从虐待的时间、手段、后果等多方面综合判断。

  4. 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比如通过伪造遗嘱严重侵害其他继承人权益,影响遗产的公正分配等。

  5. 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若继承人的行为对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撤回遗嘱产生实质性妨碍且情节严重,将丧失继承权。

放弃继承权必须公证吗

放弃继承权并非必须公证。

从法律规定来看,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所以,书面形式是放弃继承权的重要法定形式。

公证并非放弃继承权的必经程序。虽然公证具有较高的证明力,经过公证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在法律上能更有效地证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真实意思表示,减少后续可能产生的纠纷。但在实际中,只要继承人作出的放弃继承表示是其真实意思体现,且有明确的书面材料,比如自书的放弃继承声明等,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涉及到房产等需要办理过户登记等手续时,相关部门可能会要求提供经过公证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因此,是否公证可根据具体情况和自身需求来决定。

家人去世了财产怎么分割继承

在家人去世后,财产的分割继承需遵循一定法律规定。

  1. 确定遗产范围:需先将夫妻共同财产、家庭共有财产等进行析产,区分出属于死者个人的财产部分,这部分才是遗产。

  2. 看有无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若有合法有效的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应按其内容进行继承。遗嘱指定了特定继承人或受遗赠人,遗产就由他们继承或受领。

  3. 若无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则按法定继承办理: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但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等,可适当多分。

总之,家人去世后的财产分割继承要依据具体情况,按照法律规定有序进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