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生一个更好的宝宝”学术研讨会聚焦辅助生殖技术发展与伦理挑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生一个更好的宝宝”学术研讨会聚焦辅助生殖技术发展与伦理挑战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cuhkri.org.cn/cn/news_detail/2144

2024年12月28日,由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深圳研究院主办的“生一个更好的宝宝:辅助生殖技术及其社会与伦理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和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伦理影响展开深入探讨。


港中大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长林煌权博士致辞

港中大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长林煌权博士在致辞中表示,研究院一直致力于研究现代技术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在研究院的支持下,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的董咚教授设立了罕见病真实世界数据实验室,该实验室长期关注罕见病群体相关的问题,并将研究延伸至生殖技术领域。


复旦大学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潘天舒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潘天舒教授随后致辞。他对两校研究团队多年来在生殖领域的跨学科合作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的合作方向和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此次会议的主题聚焦于低出生率背景下辅助生殖技术在中国社会的应用及其广泛影响。作为现代医学领域的重要突破,辅助生殖技术为众多面临生育挑战的家庭带来了希望。然而,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与伦理问题,如胚胎操作的伦理争议、不孕治疗对女性身心的影响、技术成本带来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平等,以及“设计婴儿”的潜在风险等。

会议由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董咚教授主持。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马晓玲主任、复旦大学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剑峰教授与上海市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欧盟-中国研究伦理项目负责人朱伟教授受邀作主旨发言。他们分别就辅助生殖技术本身的发展及其对亲属关系和临床伦理带来的挑战进行了详细梳理。


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 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董咚教授主持发言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马晓玲主任主旨演讲


复旦大学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剑峰教授主旨演讲


上海市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欧盟-中国研究伦理项目负责人朱伟教授 主旨演讲

在论坛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的实证研究成果,涵盖了辅助生殖技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实践与影响。此外,来自多家医院的临床专家参与了圆桌讨论,分享了他们在辅助生殖领域的实践经验。

会议最后设置了辩论赛环节,以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熊诗诣医生分享的临床个案为基础,围绕“支持在该个案中患者选择使用PGT技术”和“反对在该个案中患者选择使用PGT技术”两个主题展开了激烈辩论。

本次学术研讨会旨在搭建东西部地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跨学科合作,共同探讨辅助生殖技术的技术进展、应用实践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与伦理问题。会议的成功举办为辅助生殖技术的合理应用与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罕见病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实验室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罕见病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实验室专注于罕见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疾病负担研究,深入探索患者旅程中的关键阶段与需求,助力制定更加精准的支持和干预措施。实验室也致力于构建多学科视角下的罕见病患者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库,开展综合社会调研,采用混合方法设计,以定量研究为核心,结合前期定性研究的成果提供理论支持与研究假设。实验室负责人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副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董咚教授,研究团队现有博士后2人,助理研究员3人,博士生6人,来自于医学、公共卫生、社会学、人类学和大数据科学等多学科的背景。

(致谢:本研讨会的内容设计与组织是基于香港研究资助局早期职业计划(ECS)项目《制造更好的婴儿:中国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的民族志研究》(项目编号:24608322)以及国家社科项目《生殖技术应用的社会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1BRK015)的研究成果完成。在此特别感谢项目支持与相关参与者的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