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仿真实验入门:Multisim十分钟快速上手指南
电路仿真实验入门:Multisim十分钟快速上手指南
虚拟实验室Multisim是电路仿真的重要工具,尤其适合没有条件使用真实实验仪器的学习者。本文将从界面介绍、元器件绘制、连线细节到最终的运行测试,手把手教你掌握Multisim的基本使用方法。
界面介绍
在安装完成之后我们打开这个软件,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块是搭电路的图纸:
这是常用的元器件:
右侧是常用的仪器:
绘制示例
器件绘制
我们先以一个简单的电路作为例子讲解如何上手Multisim。我们先利用Multisim来看看输入信号对应的输出信号。
第一步我们要选出我们要用到的元器件。找到菜单栏中的绘制,选中元器件。
在弹出的窗口中我们可以找到所有我们需要的元器件,可以用快捷键Ctrl+W调出这个窗口。
首先我们需要这几个阻值的电阻:
先来演示一下怎么绘制出这几个电阻:
我们点击这个倒三角:
在下拉菜单栏中找到Basic组:
点击选中Basic组,找到Resistor即电阻:
右边一栏就是常用的阻值:
可以直接选择自己需要的阻值,或者可以先随便选一个阻值放在图纸上再双击它修改成自己需要的阻值。
现在随便双击一个阻值:
可以看到窗口自动消失,一个电阻就被我们选中了(如果选错了想要取消就按右键),在图纸上找一个位置左键单击把它放下来:
放下来后阻值才显示出来,同时窗口又自动弹出,可以在这个窗口中继续进行选择元器件或者关闭这个窗口。
如果想要旋转这个元器件的话,左键单击选中该元器件,然后按Ctrl+R,就可以看到它自动按顺时针旋转。
我们按照以上演示操作将电路图中所要用到的阻值的电阻绘制出来。
注意:滑动变阻器是Potentiometer。
滑动变阻器的特点是可以滑动这个阻值控制条,改变阻值:
然后同样的操作绘制出电容Capacitor:
然后从Basic组切换到Transistor组,就可以选择三极管了:
选择所需要的三极管类型:
连线细节
接下来就开始连线。
讲鼠标移动到元器件两端,可以看到鼠标变成了一个十字再加一个小圆圈:
此时我们单击下去,移动鼠标就可以看到有线条拉出来了:
当你觉得拉出来的线足够长了并且不需要拐弯了时候,可以双击确认,这样就不用有线再被拉出来了,它就像被打好结在这里了:
当你一开始选位置画的时候选错了起始点的话,你可以按下键盘上Esc键返回:
有些地方是最好不要直接将拐弯的线接在元器件黑色线的端点上,不太好看,一般要延长一点再画拐弯的线:
其他位置也是一样的道理,总之要延长一点线,再接其他元器件:
如果直线与直线之间出现这样的红点:
最好要挪动成这样,接在一根导线上了:
想要在哪里拐弯就在哪里单击一下再继续拉线:
如果你发现你这里连错了:
可以框选全部导线:
右键,选择删除:
这个负极地的话要切换成Source组,然后点击Power Sources,选择Ground,即“地”:
电源正极根据电路图选择VCC:
参数、标签和标注
连线结束后我们可以挨个双击元器件改变它的参数和标签,和图中对应:
就这样开始连线,最后绘制出效果图如下所示:
如果要做这些标注的话,可以利用绘制中的文本和图线完成:
最后一步就要给这个电路输入,观察它的输出了,这也是我们一开始的要求。
函数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示波器
我们看向右边的菜单栏,这个就函数发生器:
放大看看我们常用的三个仪器:
我们只要单击仪器就可以把它拉出来放到图纸上:
每种仪器在选完之后双击它都可以改变一些参数:
比如函数发生器我们可以选择正弦波,锯齿波或者方波作为信号输入:
然后再下方我们可以调整这个信号的一些参数:
万用表可以设置功能,A是做电流表用,V是电压表用,最后是欧姆表测量电阻阻值,dB档不是很常用(它测量的是电平经对数运算之后得到的结果,经常用来测量音频信号):
下面可以用来选择测量的是交流信号还是直流信号:
最后我们双击示波器:
示波器我们可以不用着急设置:
我们可以在接入信号之后,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调整需要的参数。
运行测试
在所有线连完之后点击这个绿色的小三角,电路就可以运行了:
我们就可以看输出信号以及各种被测量了:
我们设置让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500Hz,2V的信号:
在放大器输出端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如下图所示,同时也可以观察到万用表测出来的电流值:
我们将滑动变阻器增加到100%,结果如下:
我们将滑动变阻器滚动到0%,很明显电流变大了,输出的波形的振幅也变高了:
以上只是做个演示,如有不足之处或者有个人学习上的问题可评论区留言。
总之学会了使用Multisim,以后即使没有条件用真实的仪器做测试,也能完成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