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了解肠道的“秘密武器”——短链脂肪酸的作用
深度了解肠道的“秘密武器”——短链脂肪酸的作用
短链脂肪酸(SCFA)是肠道微生物在分解未消化纤维时产生的重要代谢产物,对人体健康具有多重益处。从促进肠道健康到提供能量,从调节电解质平衡到抗癌作用,SCFA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肠道中的微生物分解并以未消化的纤维为食,这个过程称为发酵,发酵会产生许多不同的促进健康的化合物,例如氨基酸、维生素和脂肪酸,其中最显著的产物就是短链脂肪酸(SCFA),"短链”是指具有少于6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常见的短链脂肪酸有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等。
短链脂肪酸(SCFA)是在微生物消化肠道中的纤维时所释放的物质,对于肠道、身体、乃至大脑的健康都是必不可少的。
它可以使人体的肠道的环境呈酸性,促进人体内有益细菌的生长,从而改善肠道菌群失调;为细胞供能,改善代谢抗病原微生物及抗炎;维持人体水电解质平衡,增强肌体对液体的吸收;SCFA还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炎症、促进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胃肠道疾病的症状等,对我们身体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促进肠道健康
肠壁屏障是由上皮细胞通过细胞间连接而构成的物理屏障,可促进营养吸收并防止有害物质和病原体通过细胞外通道进入肠道。
丁酸是短链脂肪酸的一种,它可以调节蛋白的连接紧密程度,来维持肠道内壁的完整性,增强其屏障功能,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足够的短链脂肪酸,这些细胞实际上会开始降解,有害物质就会乘虚而入。
短链脂肪酸能保护肠粘膜,肠黏膜屏障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和生物屏障。
短链脂肪酸可以促进黏液层的分泌、为肠上皮细胞提供营养,从而提高机械屏障能力;可以影响肠道的PH值来调节化学屏障,还可以为免疫细胞提供养分,促进黏蛋白的分泌,润滑肠道,减少致病菌在肠道黏膜上的黏附,进而增强免疫屏障。
促进消化吸收
短链脂肪酸属于人体中不可缺乏的一种脂肪酸,对肠胃有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促进结肠运动,调节胃肠道pH,影响电解质和营养物质的摄取和吸收等。短链脂肪酸极易被小肠黏膜细胞所吸收,有助于食物的营养物质尽快被人体吸收利用,促进食物消化。
摄入短链脂肪酸是预防和缓解便秘的措施之一,短链脂肪酸可以刺激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加快食物在肠道内的通过速度,减少便秘的发生,也可以刺激肠道上皮细胞分泌水分,增加类便的含水量,使其变得柔软易排出。
而且它有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和抑制有害菌繁殖的效果,可以改善肠道环境,减轻便秘症状。
为人体提供能量
乙酸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提供了约人体10%的总能量。丁酸是肠道菌群的主要代谢物,为肠道上皮细胞提供了约60-70%的能量来源。丙酸进入血液后,可在肝脏中参与丙酮酸逆转为葡萄糖的过程。
有研究证明,在缺乏短链脂肪酸的无菌小鼠的结肠腺细胞中,添加丁酸能为脂肪酸代谢增加能量。
对抗炎症及肿瘤
短链脂肪酸具有抑制炎症因子的作用,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短链脂肪酸灌肠处理,结果显示患者的肠道炎症被显著地抑制,病情得到很好的改善。此外,还发现短链脂肪酸可通过影响某些炎性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从而发挥抗炎的作用。
研究表明,应用短链脂肪酸可以增加肠吻合强度缓解和治疗多种肠道炎症。此外,它可能还具有抗肿瘤作用。丁酸与人类多种肿瘤细胞系的抗癌活性有关,它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直接抑制结肠癌的生长,另有研究发现,戊酸和丁酸可通过代谢和表观遗传,显著增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调节人体电解质
人体电解质紊乱,会引起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以及神经、骨骼、肌肉系统出现一系列异常。
短链脂肪酸可以通过促进结肠运动,调节胃肠道pH等多种功能,影响电解质和营养物质的摄取和吸收,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减少因肠道电解质失调引起的腹泻等问题。
短链脂肪酸是肠道PH值的重要调节剂,它能使肠道PH值呈微酸性,帮助肠道呈现一个微酸的环境,这种环境使有益微生物得以繁衍生息,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对于预防和治疗一些肠道相关疾病(如炎症性肠病、便秘等)具有重要意义。
代谢与减肥
肥胖的产生是由于细胞吸收了脂肪,使得细胞膨胀变大,短链脂肪酸是肠内细菌产生的天然抗肥胖药物,它进入血液,走遍全身,进入身体的细胞中。如果有短链脂肪酸,就会形成阻挡脂肪进入细胞的天然屏障,使人体只吸收营养不吸收脂肪,从而产生了狂吃不胖的瘦子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