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前五月我国主要粮食进口量变化及主要来源国分析
2024年前五月我国主要粮食进口量变化及主要来源国分析
2024年前五月,中国主要粮食进口量呈现多样化变化趋势。其中,玉米进口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大麦和高粱进口量显著增长,小麦进口量小幅上升,大豆和稻米进口量则有所下降。从进口来源看,巴西、美国、澳大利亚和乌克兰是中国粗粮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合计占比超过80%。
玉米进口情况
5月,中国玉米进口量为105万吨,同比减少36.8%;1-5月累计进口量达到1013万吨,同比减少0.5%。
从进口来源看,5月自巴西进口2.88万吨,去年同期没有进口;1-5月累计进口玉米573.6万吨,占比56.6%,同比增加159%。5月自美国进口玉米17.35万吨,同比减少69%;1-5月累计进口116.46万吨,占比11.5%,同比减少65.8%。5月自乌克兰进口84万吨,同比略减2.9%,1-5月累计进口玉米295.86万吨,占比29.2%,同比减少21.26%。
1-5月,中国玉米进口总量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当,主要是巴西增长明显,美国和乌克兰均有下跌。一般而言,下半年才是巴西二茬玉米上市出口的高峰,但今年巴西玉米预计减产,或对出口量有所影响。荷兰合作银行的计算表明,2024年巴西玉米总产量为1.23亿吨,比2023年收成减少1200万吨,将直接影响出口,预计出口量为4000万吨,而去年为5500万吨。
大麦进口情况
5月,中国大麦进口量为161万吨,同比增加26.4%;1-5月累计进口量达到766万吨,同比增加93%。
从进口来源看,1-5月自澳大利亚进口大麦339.18万吨,占比44.33%,去年从10月才重新进口;自阿根廷进口大麦133.77万吨,占比17.48%,同比增加23%;自加拿大进口大麦81.33万吨,占比10.6%,同比减少40%;自乌克兰进口大麦50.7万吨,占比6.6%,同比大幅增加407%;自法国进口大麦64.67万吨,占比8.45%,同比减少39.0%;自俄罗斯进口大麦37.69万吨,占比4.9%,同比增加630%;自哈萨克斯坦进口大麦33万吨,占比4.3%,同比增加68.36%;自乌拉圭进口大麦25.28万吨,占比3.3%,同比增加247.7%。
高粱进口情况
5月,中国高粱进口量为67万吨,同比增加2.4%;1-5月累计进口量达到365万吨,同比增加122.4%。
从进口来源看,1-5月自美国进口328.35万吨,占比89.95%,同比增加294%;自澳大利亚进口23.38万吨,占比6.4%,同比减少54.3%;自阿根廷进口9.3万吨,占比2.5%,同比减少64.9%。
综合来看,1-5月粗粮总计进口量达到2144万吨,同比大幅增加35.7%。其中,自巴西进口玉米573.6万吨,占比26.75%;自美国进口玉米、高粱共444.81万吨,占比20.7%;自澳大利亚进口大麦、高粱共362.56万吨,占比16.9%;自乌克兰进口玉米、大麦共346.56万吨,占比16.16%,这四个国家是中国粗粮进口的主要来源国,总计占比超过80%。
小麦进口情况
5月,中国小麦进口量为186万吨,同比增加61%;1-5月累计进口量达到809万吨,同比增加12.6%。
从进口来源看,1-5月自澳大利亚进口小麦289.5万吨,占比35.78%,同比减少35.7%;自加拿大进口小麦178.27万吨,占比22%,同比增加42.43%;自法国进口小麦192.05万吨,占比23.7%,同比增加147.6%;自美国进口小麦105.8万吨,占比13.07%,同比增加122.7%;自哈萨克斯坦进口小麦24.37万吨,占比3%,同比增加133.8%;自俄罗斯进口小麦12.47万吨,占比1.5%,同比增加174%。
今年以来,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小麦明显减少,但自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均大幅增长。3月中旬开始,中国买家连续取消或推迟澳大利亚小麦的采购合同,累计超过100万吨。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的Ruan Wei分析表示,普遍观点认为,"可能是中国买家为了避免以过去签约的高价采购,正在低价重新购买"。
大豆进口情况
5月,中国大豆进口量为1022万吨,同比减少11.6%;1-5月累计进口量达到3737万吨,同比减少5.4%。
从进口来源看,1-5月自巴西进口大豆2471万吨,占比66.1%,同比增加22.7%;自美国进口大豆1084.8万吨,占比29%,同比减少36%;自加拿大进口大豆98.45万吨,占比2.6%,同比增加6.8%;自俄罗斯进口大豆34.1万吨,占比0.9%,同比减少29.66%;自阿根廷进口大豆21.2万吨,占比0.56%,同比减少85.2%。
稻米进口情况
5月,中国稻米进口量为17万吨,同比减少39.7%;1-5月累计进口量达到65万吨,同比减少60.1%。
从进口来源看,1-5月自泰国进口稻米17.85万吨,占比27.46%,同比减少6.4%;自缅甸进口稻米17.1万吨,占比26.3%,同比减少52.1%;自越南进口稻米19.66万吨,占比30.24%,同比减少67.47%;自柬埔寨进口稻米6.36万吨,占比9.8%,同比减少48.92%;自巴基斯坦进口稻米2.78万吨,占比4.3%,同比减少80.7%;自印度进口稻米0.086万吨,占比0.13%,同比减少99.57%。
从进口类别看,1-5月进口碎米26.29万吨,同比减少50.6%,占大米同期进口总量的40.44%。精米、糙米进口37.8万吨,同比减少65.3%,占大米进口总量的58.15%。
根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23/24年度全球大米出口量为54,62万吨,同比增加136万吨。主要出口国之中变化最大的是印度,预估2023/24年度出口1700万吨,同比小幅下跌,但相对于大米出口限制政策出台之前,有500万吨左右的下滑,预计2024/25年度略有回升至1800万吨。对于印度是否会调整大米出口政策,各方预测不一,但大多数认为,未来一年内难有大的变化。
进口国方面,据菲律宾《马尼拉时报》6月20日报道,菲农业部表示,截至6月中旬大米进口量已达220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180万吨,同比增加22%。其中自越南进口158万吨,占73%,其次是泰国34万吨、巴基斯坦15万吨、缅甸6.6万吨。据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预测,菲今年大米进口量可能高达470万吨,继续成为世界最大大米进口国。
预计第二大大米进口国是印度尼西亚,该国国家粮食署(NFA)负责人表示,今年6月和7月印尼的大米产量预期低于上年同期,原因是去年降雨减少导致作物生长周期延迟。因此,大米进口需求仍强劲。
2023/24年度,中国大米进口将继续减少至170万吨,主要原因仍是进口大米价格优势大减。据市场反映,目前保持进口的品种主要为越南ST21、ST24,泰国茉莉香米、白米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