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水煮鸡蛋最完美方法:最好吃且最有营养
科学家发现水煮鸡蛋最完美方法:最好吃且最有营养
水煮鸡蛋是最常见的早餐食品之一,但你真的会煮吗?近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水煮鸡蛋方法,可以让鸡蛋既美味又营养。
最新研究显示,科学家已经破解了水煮鸡蛋的完美方法,并表示这样煮出来的蛋最美味且最营养。
一般来说,蛋黄在65度开始凝固,蛋白则需要在85度才会开始凝固。传统的煮法是将鸡蛋在100度的水中煮12分钟,虽然鸡蛋煮熟了,但温度已经远高于理想的煮熟温度,尤其是对蛋黄而言。
如果采用低温慢煮的方法,在60到70度的水中煮,最终整颗蛋的温度会达到65度,这对蛋黄来说是理想的煮熟温度,但对蛋白中的蛋白质来说,温度却过低而无法凝固。
至于溏心蛋,则是在100度的水中煮6分钟。但研究的作者认为,这样的蛋黄熟度不够。
研究人员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准备一锅100度的沸水与一锅30度的水,让鸡蛋在两锅水之间交替煮,每2分钟换1次,如此反复整整32分钟。
这份研究的作者之一穆斯托(Pellegrino Musto)表示:“结果显示,这颗蛋会在温度持续处于67度之下达到蛋黄中心凝固。”
至于蛋白则会在高低温交替烹煮时,温度在100至87度及30至55度之间反复变化,这让蛋白的每层都能达到煮熟温度。
这份研究的作者接着对这种方法煮出的蛋进行检测分析,发现蛋白的质地和溏心蛋相似,蛋黄则与“低温慢煮”煮出的蛋非常接近。也就是说,蛋白变得细腻而富有弹性,蛋黄则保持了奶油般的柔软质感。
他们还指出,以营养含量来看,这种循环煮蛋方法比传统煮法更具优势。
化学分析显示,循环方法煮出的蛋黄所含多酚比全熟蛋、溏心蛋还多,而多酚是有益健康的微营养素。
为了更好地评估,科学家用核磁共振和高分辨率质谱法,仔细分析了每一颗实验鸡蛋。结果证明,新方法不仅能带来绝佳口感,还能提升营养价值。
当你时间充裕时,不妨也尝试一番“周期性烹饪”法。但大家早上通常相当匆忙,因此,这一研究结果更有可能促成一种全新的煮蛋器面世,届时就可让你在十分钟之内,拥有一颗完美的煮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