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诉衷情·琵琶女》:词中描绘的琵琶女技艺与美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苏轼《诉衷情·琵琶女》:词中描绘的琵琶女技艺与美貌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shiwen.cn/shiwenv.aspx?id=db6cba574d00%20m.gushiwen.cn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这首《诉衷情·琵琶女》展现了苏轼对音乐和美的独特见解。
诉衷情·琵琶女
苏轼〔宋代〕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
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莲刚刚给琵琶调弦,声音清越,好像要冲破云天。细细听来,乐声分明在诉说绣阁中的怨恨,声声感人。
只见她肤如美玉,梳着一对蝉鬓,手抱琵琶,站在窗前。今晚的月亮照着她,好像月宫里的嫦娥特意跟她比美似的。
注释
诉衷情:词牌名。唐教坊曲。又名《一丝
赏析
上片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内心的幽恨。苏轼借北齐善弹琵琶的冯淑妃的名字指称琵琶女,暗含着对她的技艺的赞许和肯定。“初上琵琶弦”,是说转轴拨弦,开始弹奏。听去果然不同凡响:“弹破碧云天。”古人形容歌声响亮和美妙,本有“响遏行云”之说(见《列子·汤问》),唐诗“歌遏碧云天”即由此而来。苏轼再加变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十月,该词是苏轼在宋道的家中见有女弹奏琵琶有感而作,同时作《宋叔达家听琵琶》一诗。
参考资料:完善
1、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91-93
简析
词的上片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内心的幽恨,句句紧扣“琵琶”的弹奏,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暗含着词人对她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下片转换角度,写琵琶女的外形美,这是对上片所写技艺之精、乐声之美的一种衬托。这首词构思巧妙,别有韵致,塑造了琵琶女美丽可爱的形象。
热门推荐
人工智能时代的法治应对:从安全风险到前瞻性立法
什么是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产业园配套设施应该有哪些?
如何在设计中实现用户隐私保护
冥王星探秘:这颗矮行星的六大奇异特性你知道吗?
双金属温度计——应用广泛的温度测量仪表
乌龟饲养指南:从生活需要到互动注意事项
埋线减肥是局部瘦还是全身瘦?
银行保函BG全指南:外贸人必备的交易安全保障(从申请到避坑)
牡丹社区的温情改造:关爱老人和孩子的实践
驾证分数告急!金山一男子请亲戚代扣分,结果…
日语动词“たまる”的完整解析:从基础含义到活用形音调
古代的美妆达人:一抹铅华,尽显风情
如何自测身体是否健康 这几招在家就能做
如果英语不好,如何准备英文自我介绍
如何做黄花菜?教你经典家常做法
新公布肯尼迪遇刺档案没有“猛料”
如何正确注册一家网络公司:你需要了解的法律条件
韩国严重缺人!三星开始招聘高中毕业生进厂参与研发
文创设计:深入挖掘传统美学的智慧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
选对产品 温和护肤——敏感性皮肤人群化妆品选用指南
融资协议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第一大湖,云梦泽是怎么消失的?
广东湛江八大特色美食,当地人百吃不厌,外地游客念念不忘!
猫咪为什么会发抖(探究猫咪身体发抖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教师必读:新课程标准引领下的评课新视角与六大关键点
导热硅脂、导热垫、导热凝胶和导热胶:区别与应用场景全解析
石墨润滑剂的润滑机理及其应用
脂肪肉瘤和脂肪瘤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