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与莒:从平民到皇帝的逆袭之路
赵与莒:从平民到皇帝的逆袭之路
从一个寄居在舅舅家的平民少年,到登上皇位成为南宋第五位皇帝,赵与莒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他如何在权臣史弥远的扶持下登上皇位?又如何在亲政后推行改革?晚年为何又陷入荒淫无度的生活?本文将为您讲述这位南宋皇帝的跌宕起伏的一生。
平凡出身,皇室血脉
赵与莒出生于绍兴府山阴县虹桥里,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尽管他声称自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世孙,燕王赵德昭的九世孙,但这一支血脉早已没落,与普通百姓无异。他的父亲赵希瓐不过是一个九品县尉,家族中只有这么一位当官的,却不幸早逝。因此,赵与莒在十七岁之前,一直过着寄居在舅舅家的生活,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草根。
意外机遇,宫廷选中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赵与莒十七岁那年。当时,南宋权臣史弥远为了废掉与自己不和的皇子赵竑,开始寻找赵匡胤的十世孙,以作为新的皇位继承人。史弥远的心腹余天锡在绍兴避雨时,偶然间结识了赵与莒兄弟。余天锡得知他们的身份后,认为他们是合适的人选,于是将他们推荐给了史弥远。史弥远对赵与莒非常满意,将他带入京城,悉心培养。
精心布局,登上帝位
在史弥远的精心安排下,赵与莒顺利过继给皇弟沂王赵柄,赐名赵贵诚,成为重要皇室成员。宋宁宗对赵贵诚印象也非常好,这为他日后的登基奠定了基础。公元1224年,宋宁宗病重之际,史弥远开始实施他的阴谋。他矫诏将赵贵诚立为皇子,赐名赵昀,并逼迫杨皇后同意废赵竑而立赵昀为皇位继承人。一个月后,宋宁宗驾崩,赵昀在史弥远的一手操办下登上皇帝位,成为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即宋理宗。
韬光养晦,亲政改革
赵与莒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在史弥远面前,他显然腰杆不硬,底气不足。他选择韬光养晦的应对策略,看史弥远的脸色行事,听任史弥远摆布。直到史弥远于公元1233年去世,赵昀才开始亲政。他立即实行改革,试图扫除史弥远专政时期的很多弊端。他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这一系列改革措施被称为“端平更化”。
晚年荒淫,国势衰败
然而,赵昀的晚年却陷入了荒淫无度的生活。他沉湎于醉生梦死之中,朝政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之手。南宋的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实力迅速下降,不可避免地进入了黄昏时期。赵昀在位四十一年,于1264年去世,享年六十岁。他的庙号为理宗,谥号为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