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欧美适航证!国产C919与27个国家签署双边适航,即将交付运营
不用欧美适航证!国产C919与27个国家签署双边适航,即将交付运营
在不久的将来,你可能会在某架飞机的座椅上看到"荣耀留言"这四个字。在屏幕上,或许还会播放着崔永元先生的"说走就走"视频,欢快地向你宣告:您已经乘坐的是国产大飞机C919的成品了!
然而,在C919真正问世、上市、运营之前,很多人都忘记了一件事—— 在此之前,你乘坐的飞机里,播放的广播里,所有的警告、使用指南,以及所有关于安全和流程的提醒,都是使用的英文。
换句话说,目前C919的主要操作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中,都有大量专门负责译制这些英文指南和广播的人员—— 本来通用的东西,就因为要替换成中文,又会增加一定的混乱程度。
这些问题却在C919之后,可以说将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来自中航局的信息显示,至今,C919已经和27个国家的航空当局签署了双边适航协议,这也就意味着,C919一旦正式投入使用,就将不再受限于中航局提供的民用适航证。
同时,这也意味着,C919的出口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有27个国家对C919的空管与航空安全标准多方认可,不用欧美适航证也能实现交付。
这是怎样一种特殊的国际认可呢?
又是谁在帮助这架飞机跨越了国界的枷锁?
经过经验交流之后,C919开始适航之旅。
在我国大力推动创新的产业发展的情况下,我国也逐渐从汽车、智能手机等产业中,迈入到了更为复杂和高端的航空制造领域。
C919的研制和生产,凸显了我国在此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态度,也被许多专家评价为中国制造业的经典代表。
然而,由于C919是我国第一台大型客机,以及新材料和新技术的采用,其适航的工作相当复杂,这也使C919的研制工作一度变得困难,甚至是地上最难的这个。
因此,为了更快的突破和提高研制进度,在中国商飞不断的努力下,中国商飞的专家团队与联合国际民航组织联合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和培训计划。
同时间,为了更好地进一步采纳国际上的先进设计理念,作为C919的总设计师,徐飞先生即使拥有着上百项发明专利,仍然从不懈怠地在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水准。
在这方面,徐飞的经历和贡献也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认同: 我国航空制造业最年轻的博士,同时荣获我国最年轻的航空顶级专家等称号。
正是在徐飞先生和专家团队的不断推进和努力下,搭建起了C919的平台,使我国能够突破原有的局限,达到了当时极难的工艺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然而,行业的发展是需要参考和借鉴的,因此,作为我国最高级别的商用飞机C919的总设计师,徐飞先生也留意国际上同等级别的飞机进行学习。
他不仅成功的分析采纳了国际上先进的技术理念,也将其运用到了C919大飞机上,为C919的诞生添上了几分国际化的色彩。
在此之后,作为C919的总设计师,徐飞先生多次前往美国波音公司和欧洲空中客机公司进行经验交流,双方也在适航证这一重要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大型飞机的研制一直都是航空制造行业的一个难题,这是因为大型飞机所使用的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运用,会更加复杂和严格。
而且,大型飞机的研制都是十分昂贵的,一般来说,大型客机的研制经费要远高于运营费用。
因此,各国之间对于大型客机的适航证也极为重视,同时这也是限制大型客机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
中国开始适航证之旅,签署双边适航协议。
在C919获得CAA颁发的民用适航证之后,C919也开始了适航之旅,主要就是与世界各国的航空当局签署双边适航协议。
这些协议意味着: 我国生产的客机可以在世界各国领空内和各国同等级别的飞机互拼、争雄。
同时,这也向世界各国展示了我国大型飞机的适航能力和水准,同时也为后续的出口和交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双边适航协议所涵盖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庞大和复杂,因此我国在与各国的航空当局进行谈判的过程中,多次遭遇到了挫折。
有的国家的航空当局对我国大型客机的认可存在严重的偏见,有的则是不知天高地厚,在谈判过程中,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这些问题导致我国在与各国航空当局协商的过程中,多次出现了分歧。
尤其是当C919获得民用适航证之后,我国开始了与世界各国的航空当局的适航谈判。
在此期间,有消息称,C919向美国提出了想要获得美国的适航证的申请。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闻,这也让人们看到了C919国际适航的困难。
美国作为世界上航空产业的领导者,其飞机的适航证可以说是全球航空行业的标准,而我国的C919想在美国获得适航证,这显然是十分困难的。
而就在我国为C919寻找出路的时候,意大利却主动接触我国,愿意与我国签署双边适航协议。
意大利一直以来对我国的大型飞机抱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们也表示: 愿意与我国保持长期的合作。
正是在意大利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与意大利成功签署了双边适航协议,标志着C919在实现“跨国适航”方面取得了突破,同时也为中国大飞机的国际化地步添砖加瓦。
之后,我国与爱尔兰、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卢森堡、葡萄牙、卢旺达等27个国家签署了双边适航协议,同时还获得了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的适航许可。
”一带一路“大力推动C919出口,国内年均旅客量将扩大到30亿。
然而,C919出口的问题对于海外客机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我国的首款国产大飞机,C919的出口对于推动我国国际航空产业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C919出口意味着我国航空制造业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这一考验也需要C919拥有足以竞争的力量,也才能为后续我国的大飞机出口提供保障。
同时,C919的出口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制约飞机出口的问题—— 那就是适航证的问题。
适航证是国际民用航空行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没有适航证就不能销售飞机。
因此,欧洲航空安全局的适航证、美国联邦航空局的适航证等都成为一款飞机的重要财富和优势。
然而,C919却面临着欧美适航证的限制,这就让C919在欧美市场上销售十分困难。
由于C919没有得到欧美适航证,这也意味着C919不能在欧美市场上销售飞机,同时也意味着C919无法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方行使飞行任务。
然而,欧美航空安全局迟迟没有对C919适航证的许可,这就让C919面对欧美市场上的“高墙之外”。
C919这款飞机的销售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也就需要C919在出口的问题上“改路走”,这也就涉及到C919如何出口和交付的问题。
在此期间,中航局也不负众望,为C919顺利地签署了双边适航协议,中航局在此也担负起了转变国际航空秩序的重担。
这也就使C919踩着中航局“适航证”的小道,批准了27个国家的航空当局,同时受到了国际所关注,也为C919值得自豪,这也是我国的荣耀。
与中航局签署双边适航的27个国家还包括:
包括在非洲地区的埃及、南非、塞内加尔、阿尔及利亚、加纳、厄立特里亚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这也意味着,C919将在与世界各国的适航协商中取得了突破,同时C919在不用欧美适航证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地实现交付和上市。
结语
C919作为我国的一款国产大飞机,在与世界各国航空当局的适航协商中,也得到了不少国家的认可。
这不仅是对我国航空制造业的推动,同时也标志着C919将走向世界,成为世界航空制造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