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行走丨千年辽金古刹华严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行走丨千年辽金古刹华严寺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09A001GM00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的地面古代建筑门类齐全,保存完整,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古代建筑博物馆”。在山西有一座盛产优质煤炭的著名古城——大同。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都城,存世古迹处处可见,保留着最正宗的古代中国建筑艺术与风水文化完美结合的杰作——华严寺。晨钟暮鼓,闻千年回响;香火缭绕,度百岁光阴。大同华严寺,这座浸满辽金文化的寺庙建筑群,历经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将每一个建筑构件化作凝固的艺术,无声地述说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辉煌。1961年3月,华严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寺,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发源地,取佛教经典《华严经》中“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华严寺,不仅是一处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佛教华严宗教义修炼的圣地。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据史料记载,辽代盛行佛教华严宗,道宗皇帝亲撰《华严经随品赞》十卷,雕印《契丹藏》全书五百七十九帙,于西京敕建大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安放,并于寺内“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华严寺成为皇家祖庙。辽代末年,寺院建筑大部毁于兵荒马乱,金代依旧址重建,至元代仍不失为云中巨刹。明宣德、景泰年间大事重修,补塑佛像,勃然中兴。明代中叶之后,华严寺分为上下两寺,各开山门,自成格局,始有上下寺之说。清代初年,华严寺复遭摧折,康熙初年曾事修补,但风光难在。此后,华严寺日渐衰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多次修缮华严寺。2008年,大同市启动历史文化名城复兴工程,依据寺内“金碑”记载和历史资料,投巨资大规模整修华严寺,在原址上依次复建了山门、钟楼、鼓楼、药师殿、弥陀殿、七间殿、文殊阁、普贤阁、藏经楼、华严宝塔等建筑,再现了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辽金寺庙建筑群,恢复了辽金时期大华严寺的鼎盛风貌,华严寺重新绽放昔日的辉煌。

华严寺寺院总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依照契丹族崇太阳神谢日习俗坐西向东而建,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中轴线上,为我国北方著名的辽金时期砖木结构建筑群。华严寺建筑群,以唐代建筑为主,以北魏风为辅,并囊括了辽金时代的装饰元素。华严寺的建筑风采,可谓上承唐代建筑之遗风,下开宋代营造之先河,融合辽金建筑之特点,气派、挺拔、宽阔,草原气息浓郁,民族特色突出。青砖黑瓦,黑灰与淡白相间的颜色,雄伟壮观、高大耸立的外形,主体结构是华夏最原始的建筑,将不同民族、不同朝代的建筑融为一体,成就了现在的华严寺,处处彰显着建筑的艺术。

清代《大同县志》记载,“华严寺,在府治南少西,东向,台崇数十尺,上构大殿,意亦如之,俗谓上、下寺”。上华严寺以大雄宝殿为主要殿堂,砖石结构,布局严谨;下华严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砖木结构,建筑风格活泼、古朴。上下两寺各开山门,自成格局。如今的华严寺,古韵尤在,古风尤存,整修如故,气势如虹。

进入华严寺山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普光明殿,两侧是弥陀殿和药师殿。普光明殿后方即是上华严寺的入口。上华严寺占地面积约27亩,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建有山门、前殿、钟楼、鼓楼、祖师堂、禅堂、云水堂及两厢廊庑,布局严整,高低错落,对比衬托,井然有序。大雄宝殿是具有独特风格和高度艺术水平的辽金时代建筑,与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并称为中国现存最大的两座砖木结构建筑的佛殿。大雄宝殿矗立在4.2米高的月台上,月台周围勾栏,正面置有石级,台上建有一座清式三门牌坊。大殿左右分别是明代增建的钟楼鼓楼,钟楼鼓楼是忠诚的守护神,每当正点时刻都会敲响悠扬的钟声。大雄宝殿面阔九间达53.75米,进深五间达29.1米,总建筑面积为1559平方米,巍峨壮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佛殿之一。前檐装板门三道,形状很特别,是莲花瓣状的“壶门”。大殿单檐五脊顶,举折平缓,出檐3.6米,檐高9.5米,殿顶正脊高1.5米,筒瓦长0.8米。正脊两端的琉璃鸱吻高4.5米,由八块琉璃构件组成,北吻是金代原物,南吻是明代制作,是古建筑上最大的琉璃吻兽,为亘古之最。脊饰垂兽作二首相联状,形式极为罕见。大殿外檐斗拱为双抄重拱五铺作,形制硕大,共有七种。整座建筑结构牢固稳健,历经千年仍稳如磐石,固若金汤。大殿内部巧妙运用结构力学原理,采用“减柱法”构造,减少外槽金柱12根,并将外槽大柱内移安设,殿堂开阔宽敞、庄严气派。

大雄宝殿正中佛坛供奉着五尊佛像,为“五方佛”。中央是法身佛,正毗卢遮那佛;左手第一位是南方宝生佛,表示佛德,第二位是东方阿閦佛,代表觉性;右手第一位是西方阿弥陀佛,表示智慧,第二位是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事业。这五尊佛像,一字排开,中间三尊为木雕,两侧两尊为泥塑。佛坛两侧排列二十护法诸天塑像,姿态各异,神情丰富,身躯前倾15度。塑像皆为明代所雕塑。殿堂顶部天花装饰龙凤、花草、仙鹤、梵文等彩绘图案976块,为明清时期补装彩绘。殿堂四壁布满壁画,高6.4米,长136.8米,共21幅巨型壁画,总面积达876平方米,描绘了5000多位人物。壁画题材广泛,包括佛经故事、观经变、华严经变、善财童子拜观音、说法图等;画工精湛,沥粉贴金,构图繁复,色彩艳丽,保存完好,大多为清末绘画。大雄宝殿精美壮观,五佛神圣庄严威仪,护法威武霸气,壁画五彩斑斓,雕梁画栋,金光闪烁,整座宝殿宏伟壮观,气势磅礴。大雄宝殿两侧是普贤阁和文殊阁,后方是千手观音殿。

上华严寺内保存有许多珍贵的碑刻文物,大殿前檐北端外壁镶嵌有南宋朱熹所书《易经》碑4块,笔法遒劲,为明末崇祯年间摹刻。大殿月台中央置有辽大康二年(公元1076年)雕造的八角陀罗尼石经幢一座和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铸造的铁制梦香炉一座。前院有明代书法家文征明的诗碑一通,正面题诗为《太湖》,背面题诗为《涵村道中》,字体刚遒端秀,是书法艺术之珍品。

下华严寺位于上华严寺的东南侧,近在咫尺。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和天宫楼阁等景观。薄伽梵语,意为世尊,佛有万德,于世独尊;教藏,意为佛教经典;薄伽教藏殿,意为佛教的经藏殿。薄伽教藏殿,建于高3.2米的月台上,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九脊顶,正脊两端为高达3米的琉璃鸱吻。庑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檐柱显著升起。殿内右侧椽底题有“维重熙七年岁次戊寅九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午时建”,表明该殿为辽代建筑。殿内斗八藻井、内槽所绘网目纹、三角柿蒂等辽代通行图饰依稀可见。大殿月台阶级正前方有一座辽代石经幢,八角两级单檐,莲花瓣座,八棱幢柱,上层雕刻佛像四尊。薄伽教藏殿殿堂中央佛坛上,供奉31尊塑像,其中29尊为辽代泥塑像,代表了辽代佛教雕塑艺术的巅峰,堪称古代泥塑精品,尤以合掌露齿菩萨最为精美。合掌露齿胁侍菩萨塑像高约2米,赤足站在莲花台上,面容秀美,体态丰盈,双目眯睁,朱唇轻启,皓齿微露,合掌含笑,肘悬飘带,发束高冠,婉丽动人,史学家郑振铎先生赞其为“东方维纳斯”。彩塑整体分为三部分,中间部分以释迦牟尼佛为主尊,左边是以过去佛、燃灯佛为主尊,右边是以未来佛、弥勒佛为主尊。主尊佛像前面是四尊端坐的菩萨像,周围是供养童子塑像,佛坛四角是护法天王塑像,一众佛像呈品字形排列,群像紧凑密集又不重叠。塑像既有作为神像的庄严典雅,又不失平易近人、美艳鲜明的民间艺术风格,神态自若,神韵多彩,庄重大气,形神兼备,堪称绝世艺术瑰宝。大殿四周,依壁建造两层楼阁式藏经柜,共38间,上层是佛龛,下层是藏经柜。大殿后窗两侧的壁藏之间建有一座拱桥,桥上建造5间玲珑“天宫楼阁”,两侧与壁藏完美连接合为一体。木制天宫楼阁与真正的楼阁形制完全一样,飞檐翘脊、鸱吻瓦当、脊饰立兽、斗拱梁枋…,一应俱全,几无二致,有斗拱17种,勾栏镂空图案37种,雕工精湛,巧妙细致,富于变化,玲珑之至,是中国唯一的辽代纯木结构建筑模型,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学术界称其为“国之瑰宝,海内孤品”。佛伽教藏殿内共藏有明清经卷1700余函,18000余册,其中有明永乐和万历年间刻印经卷1700余册。经卷皮函表用绫绵装裱,为佛经之上品。殿内收藏一套完整的清代的《龙藏》,弥足珍贵。收藏着历代僧人手抄的经文和注释,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华严经》的各种版本和注释。这些经书是华严宗智慧的结晶,是无数僧人对于生命和宇宙奥秘探索的成果。自薄伽教藏殿前行,不远处即是观音殿。

华严宝塔是中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木塔,为华严寺的第三处重要核心景观。宝塔平面呈正方形,三层四檐,总高43.5米。每层面阔进深各为三间,塔内分层供奉着香檀木雕刻的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交脚菩萨像。宝塔地下建有一座用100吨纯铜打造的,面积500平方米的金碧辉煌的地宫。地宫四壁供奉4尊主佛和448尊小供养佛,号称“千佛地宫”。地宫中央置奉一座水晶舍利宝塔,供奉佛界高僧舍利。地宫中的浮雕描绘了释迦牟尼佛一生的经历,再现了佛主“树下诞生”、“天人献衣”、“得遇沙门”等故事。

游览大同华严寺,交通极为便捷,高速公路、火车、民航直达大同,市区公交车直达华严寺。游览大同华严寺性价比超高,华严寺附近还有大同古城、圆通寺、五龙壁、九龙壁、朝阳宫、玄真观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稍远的地方,更有云岗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等著名旅游风景名胜区。

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大同华严寺,是沉淀千年岁月的历史传承,是承载深厚底蕴的文化宝库,是研究建筑艺术的神圣殿堂,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旅游胜地。在这里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精深,还能够领略到佛教的智慧和艺术的瑰丽。大同华严寺以其独特的魅力,带给人们深沉的历史体验、文化薰陶和精神洗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学者到访游览。有机会到访游览大同,千万不要错过华严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