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型火星电池研发成功:能量密度达373.9 Wh/kg,循环寿命超1350小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型火星电池研发成功:能量密度达373.9 Wh/kg,循环寿命超1350小时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opus/988126143525683209

火星探索是当前全球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技术竞争领域。随着火星探测任务的不断深入,对能源供应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日,中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火星电池,该电池直接利用火星大气作为动力源,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温度适应性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未来火星探测任务提供了新的能源解决方案。

研究背景

火星探索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技术竞争领域。自2004年美国NASA的火星科学实验室成功着陆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以来,火星探索取得了显著进展。2021年,中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上着陆祝融号火星车,达到90个火星日的探索目标。与此同时,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也计划于2022年进行ExoMars-2022项目。

火星车的能源供应系统是火星探索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主要依赖便携式锂离子电池(LIBs)和太阳能板、核电池的组合。然而,LIBs的能量密度有限,约为350 Wh/kg,这降低了航天任务的容错性并增加了成本。因此,亟需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长循环寿命的电池系统。

锂-二氧化碳(Li-CO2)电池被认为是适合火星探索的下一代储能系统,其理论能量密度可达到1876 Wh/kg。然而,火星大气的复杂成分影响了Li-CO2电池的性能,特别是微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存在。研究表明,少量的氧气可以正向激活CO2还原反应,并提高电池工作电压。

此外,火星的极端温差(昼夜温差约为60°C)对锂离子电池性能构成挑战,低温可能导致电池冻伤,影响反应界面和反应动力学。因此,研究锂-火星气体电池在宽温度范围内的电化学性能是至关重要的,以提高火星能源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

研究思路

在这篇简短的通信中,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火星电池的概念证明,并评估了其在火星环境中的探索潜力。火星电池是一种特殊的能量存储系统,直接利用真实的火星大气作为驱动,展现出以下特点:

  • 高能量密度:达到373.9 Wh/kg
  • 长循环寿命:在低温(0°C)下超过1350小时
  • 广泛的温度电化学性能:在日温差范围内表现出电压差距为1.6V,速率为0.4 A/g,以及功率能力为3.9 W/m²

此外,研究还探讨了低温火星电池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潜力,开发了一种尺寸为2 cm × 2 cm的软包电池,其单体能量密度高达765 Wh/kg和630 Wh/L。这项工作旨在提出一种锂-火星气体电池,以适应火星自然环境,并推进多功能的多能互补能源供应系统,为火星探索提供支持。

研究结果


图1.一流火星电池更新的火星探索能量供应系统。(a)火星探索能量供应系统中定位和工作原理的示意图。火星电池与锂-二氧化碳电池的性能比较。(b)在100 mA g⁻¹下的容量-电压曲线。(c)在0.1 mV s⁻¹扫描速率下的CV曲线。(d)多维性能。火星电池的性能优势。(e)代表性商业电池和报告电池的电池级特定(Wh kg⁻¹)和体积(Wh L⁻¹)能量密度的Ragone图,星号分别表示0、25和60℃时的最小值、中值和最大值。(f)在0℃低温下的超长工作寿命,500 mAh g⁻¹(放电/充电深度约20%)每循环在100 mA g⁻¹下,插图显示了最后四次循环曲线和锂阳极两侧的照片。


图2. 全温度火星电池的应用示范和发展潜力。 (a–c) 电池在0℃、20℃及完全黑暗环境中分别为宇航员模式和电子手表供电(详见在线电影S1)。同步红外图像分别为(d) 0℃和(e) 20℃。 (f, g) 测试前后开路电压的比较。 (h) 一张高能量密度袋式电池的照片,尺寸为2 cm × 2 cm,采用双层折叠电池结构,配备高负载的独立RuO2/CNT阴极。 (i) 重量分布饼图。 (j) 在60℃下优化组件的火星电池能量密度比较图。

研究结论

总结而言,我们已研发出一款火星电池,用于太空探索,其直接由火星大气提供动力。我们评估了该电池在火星上极端温度波动情况下的宽温电化学性能,以适应火星的严峻温度变化。火星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373.9 Wh kg(^{-1}),在0°C下循环寿命长达2个火星月。其宽温性能表现为电压差距为1.6 V,速率0.4 A g(^{-1}),功率能力为3.9 W m(^{-2})。通过优化结构和集成阳极,火星电池的单体性能进一步提升至765 Wh kg(^{-1})和630.1 Wh L(^{-1})。由于其电化学性能和环境适应性,该系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对于下一代火星电源具有极大的希望。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4.06.033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