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趣谈:全国洲字地名近三万个,你了解哪些洲字地名?
地名趣谈:全国洲字地名近三万个,你了解哪些洲字地名?
在中国的地名文化中,“洲”字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据统计,全国含有“洲”字的地名近三万个,这些地名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也反映了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本文将带你走进这些有趣的“洲”字地名,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
我国行政区划由省级、地级、县级、乡级等四级行政区组成,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大陆地区,下同)共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2844个县级行政区。其中,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省、5自治区、4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293地级市、7地区、30自治州、3盟,2844个县级行政区包括977市辖区、397县级市、1299县、117自治县、49旗、3自治旗、1特区、1林区。在以上正式行政区中,共有1个含“洲”地级行政区、7个含“洲”县级行政区,也就是说县级及以上行政区中的洲字地名有8个。
以“洲”代“州”
“州”为象形字,本义是指水中的陆地,但是后来“州”演变成行政区划名称。为了对二者加以区分,就在“州”上加上三点水,造出一个新的形声字“洲”,专指水中的陆地。类似的还有“华”、“申”、“萬”、“菽”等字,其本义已被新造字代替。因为“州”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历史悠久,成就了现今非常多的州字地名,比如广州、郑州、徐州、苏州、杭州、扬州、荆州、赣州等。县级及以上行政区中的洲字地名反而不多,333个地级行政区只有一个——株洲市,2844个县级行政区只有7个——满洲里市、东洲区、秀洲区、新洲区、香洲区、长洲区、子洲县。
地级“洲”
株洲古称槠洲,槠洲之“槠”源自古代湘江两岸盛产槠树,“洲”源自湘江多沙洲。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依谐音改名为株洲,官方文书大部分用株洲,民间多用槠洲,有时也交替使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株萍铁路建成通车,设站仍称“槠洲”。清宣统二年(1910),粤汉铁路株洲至长沙建成通车,改称“株洲车站”。此后,无论官方或民间,都用“株洲”,“槠洲”之名渐成历史记忆。
株洲建县始于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的建宁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建宁县并入湘潭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建宁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取消建宁县,建宁县域划归湘潭、醴陵两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株洲厅。1912年,废府改县,株洲厅再度并入湘潭县。1951年,由湘潭县析置县级株洲市。1956年3月,株洲升格为地级市。如同郑州一样,株洲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京广铁路和沪昆铁路在此交汇。截至目前,株洲市下辖5区3县,代管1个县级市;2023年末常住人口385.2万人。
县级“洲”
(1)满洲里市
20世纪以前,满洲里是游牧民族的牧地,清晚期属黑龙江将军呼伦贝尔副都统衔总管(后为呼伦贝尔副都统)管辖。当时,现今的市北区四道街西部有一个四季喷涌不止的泉眼。因泉眼位于霍勒金山的北部,牧民们便称此泉为“霍勒金布拉格”。“霍勒金”蒙古语意为“旺盛”、“布拉格”为“泉”,合称意为“旺盛的泉水”,并成为当时满洲里市区这一带的地理名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东铁路(东清铁路)西线在霍津布拉格车站建成,因是从俄国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当时习惯称作“满洲”)的首站,故定名为“满洲站”。“满洲”是指“满洲族”,即今满族。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时去掉发音很轻的尾音“亚”,就变成了“满洲里”。
满洲站的设置,意味着满洲里建城之始,中东铁路极大促进了满洲里的发展。清光绪三十四年(1909年),黑龙江行省在此置胪滨府。1912年,废府改县,胪滨府改胪滨县。1941年,设满洲里市,隶属兴安北省管辖。2001年,呼伦贝尔盟撤盟设市后,满洲里市由呼伦贝尔市代管。满洲里市位于呼伦贝尔市西北部,2022年末常住人口15.05万(含扎赉诺尔区);面积735平方公里,是呼伦贝尔市面积第二小的县级行政区,下辖5个街道、1个镇,代管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扎赉诺尔区是全国唯一一个被县级市代管的市辖区。
(2)抚顺市东洲区
东洲区是抚顺市7个县级行政区之一,位于抚顺市区东南,面积604平方公里,为抚顺市面积最大的区,下辖7个街道、2个乡、2个镇;2022年末常住人口23.67万。
东洲区原名“露天区”,因境内有东、西露天矿而得名。1999年,露天区更名为东洲区,因清代在东洲河畔有驻军点叫东洲堡,故得名“东洲”。此外,“东洲”为全区最繁华的一个街道,意为“东方的一片绿洲”。
(3)嘉兴市秀洲区
秀洲区是嘉兴市7个县级行政区之一,位于嘉兴市西北部,面积548平方公里,是嘉兴市面积第三小的县级行政区,下辖4个街道、5个镇;2023年末常住人口71.2万。
秀洲区前身为嘉兴县。1981年,嘉兴县撤县设地级嘉兴市,由嘉兴地区代管。1983年,嘉兴地区撤销,分设嘉兴市、湖州市,原嘉兴地级市改为省辖市,并分设城区、郊区。1993年,嘉兴城区更名为秀城区。1999年,郊区更名为秀洲区。当年在征集区名时,嘉兴市政府选定“秀州”向上申报。浙江省民政部门审批时,认为县级区区名中用“州”不太合适,最后定名“秀洲”。
(4)武汉市新洲区
新洲区是武汉市13个市辖区之一,位于武汉市东北部,面积1463平方公里,是武汉市面积第三大的县级行政区,下辖12个街道、1个镇;2022年末常住人口92.97万。
新洲区原为黄冈县西半部。1951年,“岗西”从黄冈县析置,以域内新州镇之名设新洲县。因举水河流经,州字加水字旁,改“州”为“洲”。1983年,新洲县从黄冈地区划属武汉市。1998年,新洲县撤县设立武汉市新洲区。
(5)珠海市香洲区
香洲区是珠海市3个市辖区之一,位于珠海市东部,面积555平方公里,是珠海市面积最小的县级行政区,下辖10个街道;2023年底常住人口141.79万,是珠海市人口最多的县级行政区。
香洲区原属香山县。宣统元年(1909年),王诜、伍于政、戴国安、冯宪章等人在香山场与九洲环一带集股辟埠,取“香山场”与“九洲环”各一字,定名香洲。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1952年,设立渔民县,宝安、东莞、中山3县所属海岛为渔民县的行政区域。1953年,渔民县正式定名为珠海县。1959年,中山县、珠海县合并。1961年,恢复珠海县建制,设区公所,称香洲区。1979年,珠海县撤县建市,初为省及地区同辖,后改为省辖市。1984年,设立香洲区,管辖范围为1961年恢复珠海县建制时的行政区域,隶属珠海市。
(6)梧州市长洲区
长洲区是梧州市7个县级行政区之一,位于梧州市中部,面积373平方公里,是梧州市面积最小的县级行政区,下辖3个街道、2个镇;2022年末常住人口30.10万,是梧州市人口第二多的县级行政区。
长洲区前身为梧州市郊区。2003年,梧州市撤销郊区,设立长洲区,以原郊区长洲镇和新兴、龙新、平浪3个村以及从苍梧县划入的倒水镇、蝶山区大塘街道为行政区域。区名源于辖区内的长洲镇,长洲镇因长洲岛而得名。
(7)榆林市子洲县
子洲县为榆林市12个县级行政区之一,位于榆林市南部,面积2024平方公里,下辖1个街道、11个镇、1个乡;2022年末常住人口14.34万。
子洲县原分属绥德、清涧、米脂、横山(即怀远)四县管辖。1941年,绥德警备区在双湖峪镇设立绥米清安边办事处,后改为西川行政区办事处,再改为绥西办事处,为陕甘宁边区的县级政权。1944年,为纪念革命先烈李子洲,绥西办事处改名为子洲县。1958年,子洲、清涧县、吴堡县并入绥德县。1961年,四县分设,又恢复为子洲县。1999年,榆林市成立后,子洲县属榆林市,延续至今。
洲字地名都与水有关吗
“洲”的本义是“水中的陆地”,与水有关。在地名中,也多用于本义,比如绿洲、沙洲、江心洲等。除了上文介绍的一个地级“洲”和八个县级“洲”,我国还有许多洲字地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洲字地名接近三万个,比较著名的洲字地名有长沙市的橘子洲、广州市的琶洲、北海市的涠洲岛、金华市的燕尾洲、吉安市的大洋洲镇、莆田市的湄洲岛、漳州市的梅洲乡等。既然洲字本义与水有关,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洲字地名都有水有关呢?答案是否定的。子洲县中的“洲”就与水无关,县名源于人名。秀洲区的“洲”由古地名“秀州”的通名“州”转化而来,也可以说与水无关。
洲字之最
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洲”——株洲市。
级别最高的“洲”——满洲里市。满洲里市虽然是县级市,但代管县级区——扎赉诺尔区。满洲里市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境内驻扎着正厅级单位——满洲里海关,在县级市里驻扎正厅级单位的情况非常罕见。
人气最旺的“洲”——橘子洲头。橘子洲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中面积最大的沙洲,被誉为“中国第一洲”。因《沁园春·长沙》,橘子洲声名大振。2017年,橘子洲恢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2023年3月2,橘子洲入选“最长沙”文旅打卡地TOP10;2024年春节期间,橘子洲旅游区接待游客63.2万人次。
名称最霸气的“洲”——大洋洲镇。大洋洲镇位于吉安市新干县最北部,是吉安市的北大门。大洋洲镇之名跟七大洲中的大洋洲没有关系,这里原为赣江岸边的冲积洲,地势低平,汛期遇到洪水就会变成汪洋,故被称为“大洋洲”。大洋洲镇是江右人最早的孕育之地,境内商代大墓共出铜器、玉器和陶器1300件,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大洋洲镇因此被誉为“江南青铜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