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31/13/75017606_1124833124.shtml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其一,尊重的含义和表现。

尊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及和谈论的话题。尊重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做才是尊重?尊重的表现有哪些?这些问题是我们特别是成长中的青少年需要深入了解和理解的。尊重主要包括尊敬和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只有发自内心的尊重才是真正的尊重,否则,只是徒有其表的作秀。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权利,这是最为基本的表现。

其二,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尊重他人比帮助他人更为重要。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人们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是每个人基本的需要。

其三,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融治社会关系的建立需要人们的相互尊重。尊重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发自内心的尊重能够消除人们之间的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尊重的意义和价值的体会和认识。

“尊重从我做起”

其一、尊重他人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尊重首先要积极关注他人,对他人给予细致、耐心、周全的认识和对待,冷落他人、忽视他人的感受和情绪情感,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其二,尊重需要平等对待他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但是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平等待人,既是道德的规范,也是法律的要求。

其三,尊重需要学会换位思考。

《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句话的原义是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这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这般待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遇到事情要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包容他人,真正做到像尊重自己那样尊重他人。

其四,尊重需要学会欣赏他人。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善于发现每个人的潜质和特长,与他人彼此欣赏,共同进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