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百家姓之36—喻姓,起源·迁徙·家训·名人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百家姓之36—喻姓,起源·迁徙·家训·名人故事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CMACTD0556AMTT.html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个姓氏背后都蕴含着独特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喻"姓的起源、迁徙、家训以及历史名人等内容,带您领略这一古老姓氏的独特魅力。

姓氏由来

"喻"姓,读音为Yù,是一个多民族来源的姓氏。其主要源自姬姓,西周时期,周宣王之弟姬友被封于郑(今河南新郑),建立郑国,其后裔中有族人以"喻"为姓,延续至秦汉时期。汉景帝时期,有位名叫谕猛(字骄孙,今江西南昌人)的官员,曾任苍梧郡太守,因避讳皇权用字"谕"而改为"喻猛",其后裔尊其为得姓始祖。


喻姓始祖:喻猛

此外,"喻"姓还源于上古时期黄帝时代的医官"俞"。南宋建炎年间,俞的后代俞樗(字子才,号端石)因博学多才,被宋高宗赐姓为"喻",其后裔尊其为得姓始祖。

另有西汉时期吕后侄子吕佗(一作吕他)封俞侯,其后改姓喻,当今西南地区的水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有喻姓,主要由中原汉族喻姓外流形成。

得姓始祖与发源地

  • 得姓始祖:喻猛、喻樗
  • 发源地:黄河流域、中原一带

迁徙路线

远祖起源于春秋时期,据说是郑国贵族的后裔。东汉时期,苍梧太守谕猛改"谕"为"喻"姓。东晋时期,喻猛的后裔谕归,也改姓"喻"姓。晋朝时期,全都改成了"喻"姓。

南宋建炎年间进士俞樗,博学多才,又有误解人之目,皇帝因而赐为喻。谓其晓喻一切。分布在江西、湖南、江苏、浙江,此为喻姓的主要一支。分布在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河南、陕西、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安徽等地。

喻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河东(秦初置。在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江夏(汉高帝置。相当于湖北省武汉一带),南昌(汉代豫章郡治,隋为洪州治,五代南唐及明、清为南昌府治,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三大郡望,在当地发展成为王族,因此,喻姓世称河东王,江夏王,南昌王。

历史名人

五代至北宋建筑家喻皓(浙东人,主持建造开封开宝寺塔,也称铁塔,著《木经》)、宋朝著名诗僧喻惠洪(今江西宜丰人,著《冷斋夜话》、《秋千》等)、南宋著名官员喻樗(喻姓始祖,政绩卓著)、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喻昌(今江西南昌人,清初三大家之一,著《寓意草》、《尚论篇》、《尚论后篇》、《医门法律》等)、明末清初著名法学家喻茂坚(今重庆人,明世宗朱厚熜谕曰:“喻茂坚乃天下清官也”,主持修订《问刑条例》,著《梧冈文集》等),著名艺人喻恩泰、导演喻瀚湫等。


五代至北宋建筑家喻皓

祠堂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罗城镇皂山村喻氏宗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文革期间遭到破坏,2020年重建开放,皂山喻氏宋朝绍兴年间从居此处,先祖喻药(今浙江桐庐人,任南梁大将军有功,封忠义候),平江、浏阳喻氏便来源于此。另在罗城镇藏溪村还有一座藏溪喻氏宗祠,占地面积773平方米,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

贵州市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区(5A级)百里杜鹃喻氏宗祠,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宗祠建成后,世界喻氏宗亲总会代表们亲临前往参观学习。

家规家训家风

喻氏家规:
事父母、和兄弟、睦宗族、肃闺门、
慎交游、勤诵读、务农桑、戒争讼、
崇节俭、隆礼貌、禁赌博、严非为、完国课

喻茂坚(明):
衍祖宗一脉真传,克忠克孝;
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事五尺天而天知,存方寸地而地知,为人父母无愧;
领千钟粟以粟养,读万卷书以书养,在我子孙自修。
毋习伪以欺,毋好讼以胥戕,毋侮国宪典以自罹于辟。
若有志上进,须以忠君爱国为念,方不负先人数代忠贞。
以孝顺父母为先,若有继母,更宜竭诚孝敬,不可悖逆妄为。


喻茂坚

现代分布与人口

喻姓在全国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其次分布于重庆、贵州、四川、江西等地,整体南多北少,其中湖南分布最多。

喻姓约81万人,全国排名第175,在百家姓中位列第36。

历史贡献

喻姓出自姬姓,始祖喻猛,来源单一,主要发源于中原黄河流域一带,历史悠久。北宋建筑家喻皓主持建造的开封开宝寺塔,又称铁塔,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塔高55.88米,八角13层,是中国最高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琉璃砖塔,历经无数次战火、水患、地震等灾害,仍巍然屹立,具有很高的历史、建筑、艺术价值。喻皓所著《木经》,对建筑物各个部分的规格和各构件之间的比例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一直为后人广泛应用和参照,但不幸失传,实为遗憾。


喻皓建造的开封开宝寺塔,铁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