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分型与治疗方药
便秘的分型与治疗方药
便秘是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其表现为粪便在肠中停留时间过长,不能按照平时的习惯规律进行排解,且粪便多坚硬干燥,艰涩难于解出。中医根据临床经验将便秘分为五种症型:热结便秘、气滞便秘、气虚便秘、血虚便秘和阴寒便秘,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一、热结便秘
临床表现:大便干结不能排出,腹账腹蒲,面赤身热,口臭唇疮,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舌质红赤,麻滑数。
治法:清热润肠。
方药:麻子仁丸加减(自制方)
火麻仁(捣烂)、杏仁、杭芍、积实、厚朴、大黄(后下不宜久煎)、生甘草、玄明粉
二、气滞便秘
临床表现:大便秘结,噫气頻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降气通腑。
方药:苏子降气汤加减(自制方)
苏子、早半夏、陈皮、全当归、前胡、厚朴、甘草、紫苑、杏仁、金瓜蒂、火麻仁。
用法:制煎剂服。
临证应变:若在干燥的秋季而症见干咳无痰,口算干燥,腹胀腹痛而大便秘结不通者,改用清燥救肺汤治疗,亦获效甚佳。
用苏子降气汤治气滞便秘和用清燥救肺汤治秋燥便秘,都是循"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通过肃肺降肺达到肺气降肠气通而实现通利大便的目的。
三、气虚便秘
临床表现:除具有一般气虚症状如面色白,神疲气短外,主要表现为便时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淋漓,便后疲乏,而其大便并不干硬,舌淡嫩苔薄,脉虚软。
治法:益气润肠。
方药:黄芪汤为主
黄芪、陈皮、火麻仁、蜂蜜
用法:前3味入砂罐煎药,蜂蜜兑入药液碗中混合。
临证应变:若在大病久病之后,身体还没有得到恢复,出现了大便相糙难出,肛门坠迫,屡欲登厕而虚坐努费,宜用益气升陷之补中益气汤加蜂蜜,效果确实很好,所谓“塞因塞用”,此方比黄芪汤功效更为全面。
四、血虚便秘
临床表现:大便努挣难下,兼见头晕目眩,心悸,面色唇舌淡白无华,舌质淡白,脉细弱。
治法:滋阴补血润燥。
方药:润肠丸合五仁丸加减(自制方)
当归、生地黄、火麻仁、桃仁、枳壳、生首乌、阿胶、柏子仁、郁金、玉竹、鸡血藤
用法:制煎剂服。
临证应用:若妇女产后便秘,用生化汤去黑姜,加火麻仁、肉苁蓉,甚验。
五、阴寒便秘
临床表现:大便艰涩,排解困难,喜热怕冷,腹中冷痛,腰脊酸冷,小便清长,或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化阴寒凝结。
方药:四神丸
吴茱萸、北五味子、肉苁蓉、补骨脂、生姜、大枣。
用法:制煎剂服。
以温药化解寒凝冷结的大便,大便随即通利而下,除四神丸外,半疏丸、济川煎、附桂八味丸、理中丸俱可辦证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