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吃饭方法分布,全球40亿人用手,筷子不出东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吃饭方法分布,全球40亿人用手,筷子不出东亚?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303/15/21556566_1148056081.shtml

今天看一个外国视频,里面有关于餐具使用的场景,大体就是争论哪种餐具更实用,最后一致结论就是筷子更胜一筹,毕竟筷子能支撑你一边吃饭一边刷视频…

全球各主流餐具的使用分布,非常有意思,筷子圈基本就是汉字圈,即儒家文化圈;而欧洲、南北美洲以刀叉为主;整个非洲、西亚、南亚、以及东南亚大部分地区都是以“手抓”作为主要进食方式,人口接近40亿,几乎全球一半了…


世界各国餐具分布图(图/网络)

进食方式受多方面影响,包括有怎么样的文明、文化基础,有怎么样的烹饪习惯,当然还包括有什么资源…。当然像美洲地区,基本属于移民后裔,餐具就和当地本身的历史关系不大了。

中国是全球少有的早期驯化农作物和家畜的地区,依靠少量的农田和家畜生存,在进入定居农业文明后,客观上要求对有限的食材进行“精密”烹饪,才能养活更多人口,故烹饪方式复杂,食品形态多样。

这就需要能够方便夹取,手是不行了,金属又太贵,幸运的是中国南北皆产竹子,这种植物界的速生BUG,几乎取之不尽,筷子就诞生了(商代),古代中国人无论高贵还是贫瘠,都能够使用“工具”进食。

随着中国历代王朝的开疆拓土和文化传播,在属于中国千年以上的越南,同处东亚季风区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筷子很快传播开来,几乎与汉字的传播范围一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签。

以同样的思路去看世界其它地区,会发现“筷子”很难产生并应用于其它地区,要么缺少复杂的烹饪方式(欧洲、非洲、游牧地区),要么缺少燃料只能简单烤烤(西亚、北非),要么缺少方便做成工具的植物……

最主要的,在古代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以游牧、渔猎、采集为生计,像中国人一样,一家子围一起,桌子上摆着多种食物,筷子这种能够灵活走位,雨露均沾的享用场景,并不多。各自拿着自己的食物去吃就可以了,分餐制?

全球有近40亿人口以手抓为主要进食方式,对于中国人而言也确实挺震撼的,其背后也有着深刻的地理及文化因素。

西亚两河流域也早早的驯化了农作物和家畜,但是这里农耕区规模太小,多沙漠,并没有多少燃料,半农半耕,把作物做成饼并烤熟,易于保存和携,用手更为方便。

而南亚除了受西亚影响,其本地作物也决定了手抓更方便,印度香米和扁豆咖喱质地松散或浓稠,手抓能更好地将米粒与汤汁混合成团…

全球来看,作为文化一部分的烹饪和进食方式,“餐具地图”也深受宗教传播和殖民扩张地的影响,伊斯兰教从西亚传播至北非、南亚、东南亚;印度教和佛教先后传播到东南亚;欧洲殖民了非洲、大洋洲、美洲、东南亚…

有一点值得关注,同样被欧洲殖民,非洲及亚洲地区则保持了其原有的文化,大洋洲和美洲饮食方式几乎与欧洲一致,这背后其实是土著及文化的大规模消亡…

要说明的是,随着华人及中餐馆走向全球,世界上使用筷子的人数是增加的,在一些欧美国家的大城市,使用筷子也快成了一项基本技能了。


毕竟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太方便了(图/网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