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他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
生平
少年英伟
公元1127年,北宋为女真金朝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同年宋高宗赵构在商丘称帝,建立了南宋政权。在南宋小朝廷与金朝常年对峙的风雨之中,发生了百姓大规模南迁避难的情况。张孝祥之父张祁亦率母领弟避难移居至明州鄞县(今浙江鄞县)。1132年,张孝祥出生在鄞县的方广寺的僧房中,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
爱情婚姻
正妻时氏
张孝祥正娶妻子为表妹时氏,时氏当在1159年前卒于临安,除却简短的悼文三则外,《于湖集》中并无一词、一诗、一文提到时氏,双方感情应该是平淡的。
情人李氏
23岁中状元时,秦桧党羽曹泳在朝堂上当众为女儿向张孝祥提亲,孝祥“不答”,当时他的身份是“新状元”,这种态度无疑是危险的,但孝祥并不在意。后来,张孝祥与李氏相恋,但这段感情最终无疾而终。
介绍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本蜀之简州(今四川简阳市)人,先世移居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父亲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廷试,高宗(赵构)亲擢为进士第一。
文学成就
诗
相较词作流传之广,张孝祥的诗闻名度不高。较之词作,于湖诗追求的是另一种文学境界,韩元吉称之为“清婉而俊逸”,他的诗明显受宋诗的气质影响,学杜,学苏,承受江西诗派影响。诗作内容包含对国事的忧怀,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羁旅感怀,其中尤以感怀诗最佳,体现了其诗风的清婉俊逸,诗意的深隽。
词
张孝祥词上继苏轼,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的先河,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题材广泛,有感怀国事的,如《六州歌头》;有写景的,如《念奴娇·过洞庭》;有咏物的,如《水龙吟·牡丹》;有赠人的,如《水调歌头·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也有即事述怀的,如《西江月》。其词风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篇,但以豪放为主。
书法艺术
张孝祥的书法在南宋一代名气甚著,高宗说他“必将名世”,孝宗亦在张孝祥去世后见到他遗墨“心实敬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南宋朝诸多名家文人,都对孝祥的书法推崇有加。陆游谓“紫薇张舍人书帖为当时所贵重,锦囊玉轴,无家无之。” —— 可见当时受欢迎程度之高。朱熹语曰“安国天资敏妙,文章政事皆过人远甚,其书法晚年更自工妙。”
► 670篇诗文 ► 256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