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爨宝子碑》:东晋遗珍与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爨宝子碑》:东晋遗珍与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证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75006919_121843268/?pvid=000115_3w_a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碑刻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艺术魅力,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爨宝子碑》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承载着一位古代将领的丰功伟绩,更是书法艺术由隶转楷过程中的重要实物例证,蕴含深厚的文化价值与艺术内涵。

历史背景与发现

《爨宝子碑》,全称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镌刻于东晋太亨四年,即公元405年,正值东晋末年,社会动荡,而云南边陲之地却留下这样一块文化瑰宝。该碑沉睡地下千余年后,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在云南曲靖南70里扬旗田重见天日,随后移至武侯祠,最终安放于曲靖市第一中学的“爨碑亭”内,成为国家的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这块高190厘米、宽71厘米的石碑,不仅记录了一段尘封的历史,更是研究古代西南地区政治、军事、文化的重要资料。

碑文内容与风格

碑文共计13行,每行30字,详细记载了爨宝子的生平事迹与卓越贡献,以及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赞扬。正文之下,另有13行立碑人名,每行4字,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礼俗与家族制度。碑右下角还刻有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曲靖知府邓尔恒的隶书跋文,这不仅是对碑文的补充说明,也是清代学者对古物的尊重与研究态度的体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