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和B/S两种架构的概念、区别和联系
C/S和B/S两种架构的概念、区别和联系
C/S(客户端/服务器)和B/S(浏览器/服务器)是两种常见的软件架构方式,它们都可以实现相同的功能,但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架构的概念、区别和联系,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
一、C/S 架构
1. 概念
C/S 架构是一种典型的两层架构,其全程是Client/Server,即客户端服务器端架构。客户端包含一个或多个在用户的电脑上运行的程序,而服务器端有两种:一种是数据库服务器端,客户端通过数据库连接访问服务器端的数据;另一种是Socket服务器端,服务器端的程序通过Socket与客户端的程序通信。
C/S 架构也可以看做是胖客户端架构。因为客户端需要实现绝大多数的业务逻辑和界面展示。这种架构中,作为客户端的部分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因为显示逻辑和事务处理都包含在其中,通过与数据库的交互(通常是SQL或存储过程的实现)来达到持久化数据,以此满足实际项目的需要。
2. 优点和缺点
优点:
- 界面和操作可以很丰富。
- 安全性能可以很容易保证,实现多层认证也不难。
- 由于只有一层交互,因此响应速度较快。
缺点:
- 适用面窄,通常用于局域网中。
- 用户群固定。由于程序需要安装才可使用,因此不适合面向一些不可知的用户。
- 维护成本高,发生一次升级,则所有客户端的程序都需要改变。
二、B/S架构
1. 概念
B/S架构的全称为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rowser指的是Web浏览器,极少数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Browser客户端,WebApp服务器端和DB端构成所谓的三层架构。B/S架构的系统无须特别安装,只有Web浏览器即可。
B/S架构中,显示逻辑交给了Web浏览器,事务处理逻辑在放在了WebApp上,这样就避免了庞大的胖客户端,减少了客户端的压力。因为客户端包含的逻辑很少,因此也被成为瘦客户端。
2. 优点和缺点
优点:
- 客户端无需安装,有Web浏览器即可。
- BS架构可以直接放在广域网上,通过一定的权限控制实现多客户访问的目的,交互性较强。
- BS架构无需升级多个客户端,升级服务器即可。
缺点:
- 在跨浏览器上,BS架构不尽如人意。
- 表现要达到CS程序的程度需要花费不少精力。
- 在速度和安全性上需要花费巨大的设计成本,这是BS架构的最大问题。
- 客户端服务器端的交互是请求-响应模式,通常需要刷新页面,这并不是客户乐意看到的。(在Ajax风行后此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三、B/S对C/S的改进和扩展
正如前文所说,C/S和B/S都可以进行同样的业务处理,但是B/S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是对C/S结构的一种改进或者扩展的结构。相对于C/S,B/S具有如下优势:
- 分布性:可以随时进行查询、浏览等业务
- 业务扩展方便:增加网页即可增加服务器功能
- 维护简单方便:改变网页,即可实现所有用户同步更新
- 开发简单,共享性强,成本低,数据可以持久存储在云端而不必担心数据的丢失。
四、主流的Web程序应用平台
主流的Web程序应用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 Apache Tomcat:一个开源的Web服务器和Servlet容器,用于运行Java Web应用程序。
- Nginx:一个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服务器,常用于负载均衡和缓存。
- 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微软提供的Web服务器软件,用于运行ASP.NET应用程序。
- Node.js:一个基于Chrome V8引擎的JavaScript运行环境,用于构建可扩展的网络应用。
- Django:一个高级Python Web框架,鼓励快速开发和干净、实用的设计。
- Ruby on Rails:一个使用Ruby语言的Web应用框架,遵循约定优于配置的原则。
这些平台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平台来开发和部署Web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