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怎么回事
中耳炎是怎么回事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主要影响中耳的各个结构,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等。它不仅会引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鼓膜穿孔、胆脂瘤形成等并发症。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耳炎的病因、症状以及日常注意事项。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等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主要由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过敏等原因导致。
感染是引发中耳炎的重要因素。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菌或病毒可通过咽鼓管蔓延至中耳。比如感冒后,炎症使得咽鼓管黏膜肿胀、纤毛运动障碍,导致管腔狭窄或堵塞,中耳内原有的气体被吸收,形成负压,引发渗出性中耳炎。若感染进一步加重,细菌大量繁殖,就会引发化脓性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障碍也是关键原因。正常情况下,咽鼓管能调节中耳内气压,保持其与外界平衡,并排出中耳分泌物。当咽鼓管因腺样体肥大、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受到压迫,或因乘坐飞机、潜水等导致气压变化时,咽鼓管功能失调,中耳内压力失衡,容易引发中耳炎。此外,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过敏原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咽鼓管黏膜水肿,同样会阻碍咽鼓管正常功能,进而引发中耳炎。
中耳炎的症状表现多样。急性中耳炎患者通常会出现耳部疼痛,可为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吞咽、咳嗽时疼痛加剧,还可能伴有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部分患者会有发热、畏寒、乏力等全身症状。慢性中耳炎一般表现为耳部间断或持续性流脓、听力下降,长期不愈还可能导致鼓膜穿孔、胆脂瘤形成,严重影响听力,甚至引发颅内、外并发症。
中耳炎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预防感冒:感冒时,鼻腔和咽部的炎症易通过咽鼓管蔓延至中耳。因此,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降低感冒的几率。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
合理饮食: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瘦肉、鱼类、豆类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促进耳部炎症的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