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道夫二世皇帝:狂热的艺术爱好者——捷克斯洛伐克简史25
鲁道夫二世皇帝:狂热的艺术爱好者——捷克斯洛伐克简史25
公元1576年,哈布斯堡家族年仅49岁的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因病去世,死后其子鲁道夫二世继承了他的统治,获得了他父亲马克西米利安和祖父斐迪南一世曾把持的王权,而波西米亚/捷克王国也由此进入到了鲁道夫时期......
少年时期
公元1552年7月18日,鲁道夫出生于维也纳。鲁道夫的父亲是神圣罗马帝国著名的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二世;母亲则是哈布斯堡家族查理五世的女儿玛丽亚,即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堂妹。
少年鲁道夫
因查理五世过于专注哈布斯堡家族在西班牙的领地,所以查理五世的晚年,整个哈布斯堡帝国被分隔成了西班牙哈布斯堡分支和奥地利哈布斯堡分支,分别由查理五世之子费利佩/腓力二世和斐迪南一世之子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分别统治。
公元1563年,也就是小鲁道夫11岁的时候,他被舅舅费利佩二世给接到了西班牙,在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宫廷中接受严格的天主教教育。因为费利佩二世儿子去世,所以此举也有将鲁道夫培养成未来哈布斯堡帝国接班人的意味。
费利佩二世
另一方面,由于鲁道夫的父亲马克西米利安二世是出了名的对新教徒有好感,而哈布斯堡的基本盘又是传统天主教,所以费利佩二世的做法也是在避免鲁道夫被他父亲影响,用西班牙宫廷保守思想来约束年轻的鲁道夫。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
小鲁道夫在西班牙一呆就是8年,而这种保守的天主教教育也导致了鲁道夫的性情孤僻,后来鲁道夫一生保持着保守、神秘和沉默寡言的性格,他喜欢在家消遣,不喜欢出游,甚至不愿意参加日常的国家事务接待等。
后来的鲁道夫更是沉迷于占星术和炼金术,当然这在当时的文艺复兴时期是社会主流。此外他的兴趣爱好还包括骑马、钟表、收集珍宝、收藏艺术品等。但鲁道夫还是因性格问题一生都没有结婚,但有过多个情人,比如他与一个朝臣的女儿卡特日娜·斯特拉多瓦就育有多个非婚孩子。
卡特日娜·斯特拉多瓦
等到鲁道夫19岁终于回到氛围相对宽松的维也纳哈布斯堡宫廷后,其父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便因他孤僻的性格显得十分担心,但她来自西班牙的母亲却认为鲁道夫的行为却是端庄得体。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
而在“回到家”后,鲁道夫就像他的哈布斯堡祖先一样,需要在维也纳和布拉格之间选择一座城市作为帝国心脏,出于种种原因,鲁道夫最终没有选择哈布斯堡家族的传统核心维也纳,而是选择了布拉格。
而随着后来鲁道夫即位为波西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布拉格这座城市便再一次成为了帝国的首都和重要的文化中心。但鲁道夫对波西米亚/捷克人却显得毫无热情,只依靠一小群天主教官员治理王国,随后自己的性格便在长久的统治生涯中更加冷漠。
鲁道夫时期
公元1572年,20岁的鲁道夫成为了匈牙利和克罗地亚国王,帮助父亲马克西米利安二世治理家族的领地,史称“鲁道夫一世”(1572—1608年在位);1575年他又成为了波西米亚国王,称“鲁道夫二世”(1575—1611年在位)
青年鲁道夫
公元1576年其父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去世后,鲁道夫正式成为了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掌权人,成为了奥地利大公“鲁道夫五世”(1576—1608年在位)。顺便也“接替”父亲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新皇帝。
就波西米亚/捷克王国的角度来说,鲁道夫被称为“鲁道夫二世”,但这位鲁道夫二世显然对波西米亚并没有那么上心,虽然公元1583年他将自己的官邸从维也纳迁往了波西米亚的布拉格,但他此举只是为了远离维也纳喧闹的宫廷生活罢了。
鲁道夫二世
而根据传统历史观点,鲁道夫是一个碌碌无为的统治者,他的政治失误直接导致了三十年战争的爆发;但他同时又是文艺复兴艺术的忠实爱好者,还热衷神秘艺术和知识,客观上促进了科学革命的发展。
所以鲁道夫二世在执政期间几乎没有可圈可点的政绩,被认为是个庸碌的君主。而由于他的碌碌无为,所以他经常要面对人们的指责,尤其是他一反惯例不愿结婚,导致王朝没有了合法的继承人。
鲁道夫二世
所以等到1590年代开始,鲁道夫二世便陷入了郁郁寡欢的痛苦之中,并且情况越来越严重。虽然鲁道夫从小是在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宫廷长大,但他对待新教和其他宗教包括犹太教则相当宽容,这一点无疑是受到他父亲的影响。
从大约1600年开始,鲁道夫就像他父亲一样放弃了大部分的天主教宗教活动,甚至死前也拒绝接受最后一次圣礼。但鲁道夫还是与新教接触不多,只是反对教皇对新教的压迫政策。
中年鲁道夫
所以后来当教皇发起反宗教改革运动时,鲁道夫皇帝甚至直接将教皇派来的代表送了回去,此举引发了政治动荡,还差点引起了一场人民战争。从这一点来看鲁道夫倒是比他父亲的胆子要大一点。
另一方面,鲁道夫也因不愿向奥斯曼帝国妥协,还顽固认为他能通过一次新十字军东征统一所有信奉基督教的国家,便于1593年开始了一场同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了1606年,被称为“漫长的战争”,也称“奥斯曼战争”、“十三年战争”。
在奥斯曼战争期间,1604年鲁道夫所统治的匈牙利发生叛乱,1605年鲁道夫被他的其他家庭成员迫使,将匈牙利事务的管理权交给了他的弟弟马蒂亚斯,而马蒂亚斯在1606年艰难地分别同匈牙利叛乱者和土耳其人达成和平协议,鲁道夫对此非常生气。
马蒂亚斯
鲁道夫认为弟弟马蒂亚斯所作出巨大的让步只是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力,因此准备重新对土耳其开战。但马蒂亚斯争取到了匈牙利叛乱者的支持,迫使鲁道夫放弃了匈牙利、奥地利和摩拉维亚的王位给马蒂亚斯。
与此同时,波西米亚新教派也看准了神圣罗马帝国最微弱的时机,提出更多宗教自由的要求,鲁道夫在1609年签署文件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还赋予信奉新教的波西米亚和西里西亚贵族以宗教信仰自由和特权。
鲁道夫
正是这一举动,成为了日后1618年开始的“三十年战争”导火索!虽然波西米亚人的要求被满足了,但是他们却得寸进尺地施压要求更多自由,鲁道夫只得派兵镇压,波西米亚人转而向马蒂亚斯请求帮助。
马蒂亚斯便将鲁道夫囚禁在布拉格的城堡中,直到1611年鲁道夫将波西米亚的王位让与马蒂亚斯。而在鲁道夫被弟弟夺去所有实权的9个月后,鲁道夫于1612年1月20日去世,去世时只剩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个空头衔......
马蒂亚斯
而马蒂亚斯则在1612年6月13日继承了鲁道夫的皇位,直到1618年5月布拉格发生了第二次“掷出窗外事件”,波西米亚新教派为了捍卫先前鲁道夫文件赋予他们的权利,将两名皇帝的使者扔出窗外,从而引发了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
狂热的艺术爱好者
虽然鲁道夫二世的统治乏善可陈,但这位君主在艺术上的成绩却非常亮眼,事实上鲁道夫终其一生及整个在位期间,都沉迷于对艺术和科学的兴趣之中,尤其是在当时公认为科学领域的占星术和炼金术方面。
鲁道夫二世
因鲁道夫对当时的艺术和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会和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和约翰内斯·开普勒保持联系密切,还先后任命他们为皇家天文学家编制星行表。后来开普勒在第谷·布拉赫观测资料的基础上,于1627年发表了可以用来计算太阳、月亮和行星的运动的《鲁道夫星行表》。
第谷·布拉赫
约翰内斯·开普勒
除此之外鲁道夫还是当时那个时代最大的收藏家之一,他在城堡里收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藏品,他的艺术收藏也具有传奇色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中布勒哲尔的画作大多都出自他的收藏。
布勒哲尔
而鲁道夫也是风格主义画作的重要收藏者,还对石刻艺术情有独钟,他的石刻收藏在1648年布拉格之役时被瑞典人劫掠,如今散落到了世界各地。鲁道夫还于1602年命人完成皇室皇冠,该皇冠还在1804年成为了奥地利的皇冠。
奥地利的皇冠
鲁道夫还经常邀请画家作画,比如巴塞洛缪斯.斯普朗格(Bartholomäus Spranger)和约瑟夫·海因茨(Joseph Heintz)。他同时还热衷于雕塑艺术和金匠。鲁道夫从欧洲各地召集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到他的宫廷,以满足他对科学和艺术的兴趣。
巴塞洛缪斯.斯普朗格
约瑟夫·海因茨
来到他宫廷的著名的科学家包括植物学家查尔斯·库希乌斯(Charles de lÉcluse)、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和约翰尼斯·开普勒。此外炼金术士爱德华·凯利和约翰·迪也被找来协助鲁道夫,完成他寻找魔法石的任务,因为当时欧洲传说有一种化学制品能够把铅和其他贱金属变成黄金。
查尔斯·库希乌斯
爱德华·凯利
总而言之,鲁道夫的兴趣在他的植物园、珍稀动物展厅和宏大的珍品收藏室中得到了展现,所以鲁道夫作为一名艺术和科学庇护人是非常成功的,整个欧洲艺术和科学界也都流传着他的大名,即便这位鲁道夫作为一名政治家却只是平庸之人......
因为政治能力不足,所以在鲁道夫统治的后期,他的心理状况逐渐恶化,从偶尔的躁郁症发作发展为慢性妄想狂和精神分裂。后来这位皇帝衰退的心理健康影响到了宫廷,各种阴谋和破坏行动相继出现。
鲁道夫
所以到后期,鲁道夫的弟弟马蒂亚斯大公才能一点点夺取权力,并最终要求鲁道夫交出匈牙利的圣斯蒂芬王冠以及奥地利的王冠。鲁道夫最终也对他的弟弟马蒂亚斯进行了对抗,但最终失败沦为了马蒂亚斯的阶下囚
而马蒂亚斯大公则把持着波西米亚的王冠一直到1617年斐迪南二世被推选为新的国王。而因鲁道夫失误而引发的欧洲三十年战争,则将波西米亚王国卷入到了一场新的历史旋涡当中......
参考资料:《捷克斯洛伐克史纲》、《欧洲历史大辞典 》、《捷克和斯洛伐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