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著名诗人李箱日语创作笔记原件首次公开展出
韩国著名诗人李箱日语创作笔记原件首次公开展出
韩国著名现代主义作家和象征派诗人李箱(1910-1937)用日语所写70余页创作笔记的实物原件,近日在国立韩国文学馆首次公开。这批珍贵的文学资料包括《恐怖的记录》和《1931年》等23篇习作,是由1981年去世的文学评论家赵延铉的遗属捐赠的。
首次公开展出的李箱笔记原件。国立韩国文学馆图片
这批珍贵的文学资料曾在1960年被翻译成韩语,并分四次出版。目前,这些笔记原件正在首尔钟路区青瓦台春秋馆一楼展出,展览将持续到11月24日。
李箱本名金海卿,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两岁时过继给伯父。他的文学之路始于1929年,当时他在总督府建筑科担任技师。1930年,他在《朝鲜》月刊上连载了处女作《十二月十二日》,这是一部以羞耻心理、自杀冲动和结核为主题的自传体小说。随后,他转向诗歌创作,并于1933年因咯血过重而辞职。
李箱的诗歌作品充满了独特的象征主义色彩。例如,在《绝壁》中,他写道:“看不见花。花在飘香。香气满开。我在那里挖墓穴。墓穴也看不见。我坐进看不见的墓穴。我躺下来。花又在飘香。看不见花。香气满开。我忘掉之后再次在那里挖墓穴。墓穴看不见。我一下子忘掉花香之后进了看不见的墓穴。花又在飘香。那看不见的花。看不见的花。”
在短篇小说《翅膀》中,他描述了一个房间:“不管怎么说我对我的家——不是家,我没有家——很满意。房间的温度正适合于我的体温,其昏暗程度也正适合于我的眼力。我不期望比现在的房间更阴凉或更暖和的房间,也不希冀比现在更明亮舒适的房间。我感激我的房间为了我始终保持着这小巧玲珑的大小,也很欣慰我为这间房而诞生。”
李箱同时代的挚友、诗人、文学评论家金起林认为,李箱是最优秀的,也是最后的现代主义者,同时也是背负超越现代主义严峻使命的悲剧性人物。《李箱文学全集》第一卷的主编李胜勋也说,李箱是韩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者。
文学思想社1977年设立的李箱文学奖是韩国最重要的年度文学奖之一,历届得主中包括李文烈、申京淑、韩江、孔枝泳、金英夏、金爱烂等名家。今年早些时候,55岁的赵京兰以其短篇小说《告诉我》获得了第47届李箱文学奖,并得到奖金5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6.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