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阿根廷白人民族形象的建构与困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阿根廷白人民族形象的建构与困境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7-20/doc-inceufef6947948.shtml

2024年美洲杯决赛后,阿根廷球员恩佐·费尔南德斯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涉嫌种族歧视的内容,这一事件揭示了阿根廷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白人优越感。这种观念源于阿根廷历史上的民族建构过程,涉及对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系统性边缘化。本文将深入探讨阿根廷白人民族形象的形成及其面临的困境。

历史背景与人口构成

在众多教科书和官方文件中,阿根廷人口的种族构成为97%的白人,2%的混血人口,1%的印第安人。然而,根据调查和自我认定,阿根廷的白人人口约为73%,混血人口比例为24%。2005年的基因检测进一步证明,56%的阿根廷人混有印第安人的血脉。这种官方宣传与实际人口构成的巨大差异,引发了对阿根廷民族建构过程的深入思考。


当地时间2024年5月14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人们经过阿根廷国会大厦。

“白人民族和国家”的建构

在西班牙殖民时期,拉普拉塔河地区的印第安人分散居住在各个部落中,难以征服。因此,形成了白人与印第安人长期互为攻守的局面。19世纪初,阿根廷建国者以当地的有产白人为执政基础成立共和国,将底层居民排斥在政权之外。阿根廷宪法之父阿尔韦迪强调:“阿根廷人是被移植到美洲土地的欧洲人”。

1880至1914年间,大约有四百万移民来到阿根廷,其中许多人来自南欧。大量欧洲移民的到来带来了许多社会冲突,冲击了民族身份的稳固性。部分知识分子选取了混血的高乔人形象作为民族代表,但未能解决民族的白人形象与混血高乔人之间的矛盾。

印第安人的边缘化

为了塑造白人民族,阿根廷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在“荒原征服”中,阿根廷军队自1810年至1910年间对印第安地区不断发动征服战役,直到1917年才确定现代阿根廷的边界。幸存的印第安人要么被赶到了位置偏远的保留地,要么被强制迁移至大城市,成为城市的廉价劳动力。

此外,阿根廷政府还在话语和人口统计中对印第安人进行刻意忽视。自19世纪末,印第安人这个类别就从人口普查中被删除,直到2001年才被作为单独的类别重新列入到人口普查中。


阿根廷的印第安人

黑人的“消失”

对于黑人的“消失”,媒体给出了多种解释,包括战争牺牲、疾病死亡率高等。事实上,这种“消失”更多是社会类别和感觉上的变革。阿根廷政府通过教育和军事服务等方式试图将黑人同化为主体民族的组成部分。同时,阿根廷对黑人的界定标准非常高,必须同时满足黑皮肤、小卷发、厚嘴唇、塌鼻子等特征。

黑人群体在“漂白”理念的灌输下,逐渐内化了这种观念。例如,被采访的非洲裔家庭不承认自己是非洲后裔,甚至在审美上否定黑人性的正当地位。

白人民族神话的破灭

随着国际社会对族裔问题的关注,曾经无法言说的种族与族裔的身份意识在阿根廷得以复苏。20世纪90年代起,印第安人开始重新使用族裔身份进行抗争。2010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省通过法律,将11月8日设为非裔阿根廷人日和非洲文化日。

然而,阿根廷对待其他种族居民的方式虽然表面上比美国更加宽松和仁慈,但实际上仍陷于对白人同质性的执着与痴迷。要消解阿根廷民族建构中白人至上的特性,需要从立法、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层面承认和宣传少数族裔在阿根廷民族构成中的正当地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