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降压药吃了就不能停?ESC新指南:这3种情况,需停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降压药吃了就不能停?ESC新指南:这3种情况,需停药!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BNR8DAV0514VRGS.html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有一个固有观念:一旦开始服用降压药,就再也无法停药。这种观念导致许多患者即使需要用药也不敢用药,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然而,根据欧洲心脏学会(ESC)新发布的高血压指南,某些情况下高血压患者是可以停用降压药的。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三种可以考虑停药的情况。

虽然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以维持血压稳定,但降压药的长期服用并不意味着“终生”用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是可以停用或需要停用的。近期发布的欧洲心脏学会(ESC)高血压指南对这些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

轻度高血压

在ESC高血压新指南中,明确指出高血压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对于血压超过140/90mmHg的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无论心血管疾病风险是否属于高危,都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指南同时强调,在启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同步进行生活干预。生活干预作为高血压的初始治疗至关重要,应着重强调生活干预降血压的重要性,同时也建议服用降压药进行药物治疗。患者不应因为服用了降压药而忽视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饮食、运动锻炼、戒烟、减重、保持良好睡眠、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都有助于降低血压。生活方式的改变是让高血压患者停用药物的基础。

开始药物治疗后,高血压患者应在1到3个月内复诊,以评估血压控制情况。如果患者通过生活干预将血压控制到达标水平(129/79以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逐渐减量或直接停止降压药物治疗。

因此,对于新诊断的新发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刚超过140/90mmHg的水平,应同时启动生活干预和降压药物治疗。但如果通过生活调理能够控制血压,降压药物就是可以停用的,也是应该停用的。

药物不良反应不耐受

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长期服用一线降压药(如地平类、沙坦类、普利类、噻嗪类利尿剂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包括脚踝水肿、头晕、头痛、咳嗽、疲劳、腹泻或便秘以及勃起功能障碍等。通常这些不良反应都是可以耐受的,一般不会因为轻度的可耐受副作用而停用降压药。

但随着年龄增长和其他环境因素、共病因素的影响,人体各项机能会发生变化。有些情况下,继续服用某些降压药可能会带来较大风险,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停药。

例如,某些降压药(如沙坦和普利类降压药)可能会增加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和血钾升高的风险。因此,本身就有较重慢性肾病的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应多加小心,注意监测肾功能和血钾情况。一旦发现药物带来急性肾损伤或血钾升高的问题,应及时停用药物。

高龄老年人和重度虚弱的人群

常规临床数据显示,服用降压药不会增加患者的跌倒风险。但对于虚弱的高龄老年人则并非如此。对于虚弱人群,85岁以上的老年人,降压带来的低血压、晕厥、跌倒风险应格外注意。回顾性研究表明,符合收缩压干预试验 (SPRINT) 纳入标准的普通人群中 75 岁以上的成年人发生受伤跌倒和晕厥的概率几乎是试验中标准护理组的五倍。

因此,对于高龄老年人和重度虚弱的人群,应评估患者的功能能力,尽量减少因降压药物治疗带来意外后果的风险。即使需要用药,也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用药风险,个性化制定降压目标和用药策略。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高龄老年人低血压风险高,且不吃降压药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收缩压在150mmHg以下的水平,在降压药物治疗的风险明显大于获益的情况下,也可以停用降压药。

总而言之,对于高龄的老年人以及虚弱的人群,应评估降压药物治疗带来的风险和收益。如果用药后的风险显著大于降压药带来的轻微获益,就应该考虑停用降压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