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清心除烦——关于丹参的传说与功效
活血化瘀、清心除烦——关于丹参的传说与功效
丹参,作为传统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清心除烦的功效。从古代医学典籍到现代临床应用,丹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妇科疾病等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丹参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临床应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丹参的故事传说
关于丹参,其实流传了一个美丽感人的传说:
很久以前,在东海边的一个渔村里,有一个青年叫阿明,从小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年,母亲患了妇科病,久治不愈,阿明一筹莫展,听说东海中有个无名岛,岛上有一种花开紫蓝色,根呈红色的药草,以这种药草的根煎汤内服,能治好母亲的病,阿明便决定去无名岛采药。
去无名岛的海陆暗礁林立,水流湍急,如闯鬼门关。但阿明救母心切,毅然前往,他凭着好水性,绕过一个个暗礁,渡过一个个激流险滩,艰难地登上了无名岛。经此处搜寻,阿明找到了草药,并挖了一大捆。返回渔村后,阿明每日按时侍奉母亲服药,母亲很快就痊愈了。村里人非常敬佩阿明,都说这药草凝结了阿明的一片丹心,便给这种根红的药草取名“丹心”,后来取其谐音就变成了“丹参”。
丹参的功效与应用
性味与归经
苦,微寒。归心、肝经。
性能特点
丹参苦能泄散,微寒能清,入心、肝经。既活血祛瘀而通经止痛,又清心凉血而除烦、消痈,主治血瘀、血热、热扰心神诸证,兼治热毒疮痈肿痛。
功效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主治病症
- 月经不调,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痛。
- 胸痹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肝脾肿大,热痹肿痛。
- 热病高热烦躁,内热心烦,斑疹,心悸怔仲,失眠。
- 疮痈肿痛。
用法与用量
10~15g。
使用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丹参活血通经,故月经过多及孕妇慎用。
产地
主产于安徽、江苏、山东、四川等省。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泥沙、须根,晒干。以条粗壮、紫红色者为佳。
丹参的临床应用
研究表明,丹参能扩张冠脉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益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防治。丹参能改善机体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小板聚集。
丹参善活血祛瘀,能破宿血生新血而不伤正,止崩中带下,调经水,为女科良药。《妇人明理论》谓丹参“治妇人经脉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产前胎不安,产后恶血不下”,其性偏寒,对血热瘀滞之痛经、月经量多、月经先期等证尤为适宜。
含丹参的中成药
丹参片、丹参口服液:仅含丹参成分,活血化瘀。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部疼痛、痛处固定、舌质紫暗!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是心脏病稳定期伴有血淤证的基础用药。
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含有丹参、三七、冰片,除活血化淤作用外,还具有理气止痛、芳香开窍的功效。
丹七片:含丹参和三七两种中药,有养血活血和调节血脂的作用,主要用于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血淤证的辅助治疗。
心可舒片:含丹参、山楂、葛根、三七、木香,能行气活血、调节血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稳定期伴有高血脂的病人。
药师提醒
- 丹参不能与藜芦同用。
- 有文献报道,应用丹参制剂(如丹参注射液)出现皮肤瘙痒、心悸、心律失常、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
- 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心脏病人,服用丹参需经医嘱,以免引起严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