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农大778D转基因玉米品种通过国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农大778D转基因玉米品种通过国审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21006427_100082336/?pvid=000115_3w_a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农大778D”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具有抗虫和耐草甘膦除草剂的特性,将在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种植。

审定信息

  • 审定编号:国审玉(转)20241021
  • 品种名称:农大778D
  • 申请者:中国农业大学
  • 育种者:中国农业大学
  • 品种来源:L239(DBN9936)×C116A
  • 转基因目标性状:抗亚洲玉米螟、粘虫、棉铃虫,耐草甘膦除草剂
  • 转化体名称:DBN9936
  • 转化体所有者: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编号:农基安证字(2023)第331号

特征特性

“农大778D”是抗亚洲玉米螟、粘虫、棉铃虫,耐草甘膦除草剂的转基因玉米杂交种。经过室内和田间鉴定,该品种在抗虫性和耐除草剂方面表现出色:

  • 抗虫性

  • 亚洲玉米螟:心叶、花丝和籽粒的抗性水平均为高抗;田间鉴定叶片和雌穗的抗性水平均为高抗,茎秆抗性显著优于对照。

  • 粘虫:心叶抗性水平为高抗;田间鉴定叶片抗性水平为高抗。

  • 棉铃虫:花丝、籽粒抗性水平均为高抗;田间鉴定雌穗抗性水平为高抗。

  • 耐除草剂:耐受4倍中剂量草甘膦。

  • 病害抗性:抗禾谷镰孢茎腐病,中抗弯孢叶斑病,感禾谷镰孢穗腐病、小斑病,高感瘤黑粉病、南方锈病。

  • 农艺性状:黄淮海夏玉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试验田间调查,出苗至成熟107.2天;高抗茎腐病、瘤黑粉病,抗南方锈病,中抗弯孢叶斑病,感小斑病,穗腐病非高感;倒伏倒折率之和为1.8%;生育期、抗病性、倒伏倒折率等基本性状与受体品种相比无显著差异。

产量表现

参加国家玉米品种统一试验黄淮海夏玉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试验,2022年生产对比试验平均亩产678千克,比受体品种增产4.5%。

栽培技术要点

  1. 种子处理:做好种子精选,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和病虫害种类,选用已登记的玉米专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2. 适时播种:播种期宜在6月上中旬,免耕机播,播种深度3-5厘米,有条件地方可用玉米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施肥和播种作业。

  3. 合理密植:播种密度以4500株/亩为宜,浇好出苗水,确保苗齐、苗匀、苗壮。

  4. 化学除草:采用草甘膦除草时,在玉米4-6叶期,田间杂草基本出齐苗时,选用具有该转化体登记的草甘膦,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严格按照除草剂厂家使用说明要求均匀喷施,不重喷、不漏喷,喷施剂量按照药剂标签说明施用,避免在高温、干燥或雨后不久施药。

  5. 肥水管理:结合播种施用氮肥(N)4-6公斤/亩、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6-8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N)9-15公斤/亩;苗期适当控水,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如遇干旱天气,可灌溉补水。

  6. 病虫防治:亚洲玉米螟、粘虫、棉铃虫一般不需防治,非靶标害虫按常规措施防治;注意防治小斑病、南方锈病、穗腐病、瘤黑粉病,小斑病可在大喇叭口期,选用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22%嘧菌·戊唑醇悬浮剂、45%代森铵水剂进行喷雾防治,连续1-2次,每次间隔7-10天,南方锈病可在发病初期或未显症时,选用25%丙环唑乳油、25%嘧菌酯悬浮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进行喷雾防治,连续1-2次,每次间隔10-14天,穗腐病可在抽雄至灌浆期,用吡唑醚菌酯进行喷雾预防,连续1-2次,每次间隔7-10天,瘤黑粉病在种子包衣防治的基础上,于6-8叶期,用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进行喷雾防治。

  7. 适时收获: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或籽粒基部出现黑层时,调整好玉米收获机械作业参数,适时收获。

  8. 注意事项

  • 喷施草甘膦除草时,选择无风天气施药,与敏感作物相邻种植时压低喷雾器喷头或采取隔板遮挡,避免草甘膦飘移对不耐草甘膦的作物造成药害。
  • 认真阅读草甘膦使用说明,按技术要求喷施,玉米大喇叭口期慎用除草剂。
  • 在四小时内有降雨、大风、降温等恶劣天气时不宜喷施草甘膦除草剂。
  • 加强田间管理,如发生倒伏,根据玉米倒伏程度分类管理,倒伏较重的及时扶正培土。
  • 注意防范玉米中后期的干旱、涝害、低温冷害、高温热害等灾害性天气,及时采取综合技术措施降低灾害损失。

审定意见

该品种符合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省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区种植。品种推广、销售和实际种植区域还应符合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有关安排。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