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波动自我压力与外来风险叠加性严峻
人民币波动自我压力与外来风险叠加性严峻
人民币今年风险明显大于去年,其中周期规律自然性、国外竞争挑战性以及货币操作对标性是内外关联主因,而政策区别差异性则是人民币行情市场逻辑与力量较量的风险要点。尤其面对我国国际化、市场化以及全球化进程阶段性压力与结构缺失,人民币风险因素将是对长期发展具有威胁的重要考量与现实破解之关键。
人民币波动的主观与客观认知需要清醒定位与站位
去年至今人民币波动具有规律,也有异常被引导的两面性。一方面是去年先大幅震荡后窄幅趋向贬值加大。回顾去年上半年人民币波动5800点左右,下半年1400点之内,全年7200点,这比较上年2022年的10200点有缩小波幅比较,但趋向贬值势头更强,全年贬值深度从2022年7.32元下至7.34元。另一方面是今年现状发生了阶段逆反现象,进而对规律与趋势判断形成断裂式或被动式认知,甚至市场多数一直错判的人民币升值惯性又回归现实之中。回顾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波动1611点,与去年反差性调节十分高明或具有规划对标,预计下半年将加剧震荡至6000点左右,全年波动区间或8000点左右。相比较今年年初7.09元开盘标价,这预示年底人民币收官或为7.12-7.16元左右,人民币依然小幅贬值且大幅度波动是基本特征与动态。对此,我们主观需要清楚人民币市场化的现实,银行间交易与国际外汇交易全方位和全时段具有较大差异性区别。尤其客观环境存在中美竞争、地缘政治以及人民币记账货币功能局限性的特别之处,舆论追逐与现实交换人民币既利又弊双面性为特点之优之隐两面兼有,更严重与忽略的风险是人民币被引领的重要动态与关联主因。目前人民币只是记账货币SDR特殊资质,并不是准货币的结算、交易与储备货币,未来人民币投机性风险控制是重点,进而才能看清人民币波动的由来与背景逻辑。而市场对自己货币的高估认知以及专业常识不足存在较大问题,这是人民币汇率把握的盲点与风险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