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自理能力 | 父母必看7招 培養小朋友獨立自主
提升孩子自理能力 | 父母必看7招 培養小朋友獨立自主
提升孩子自理能力 | 替孩子作好自理能力训练,除了可更容易适应校内生活,最重要是提升自信。然而,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呢?想小朋友16岁前做到不依赖、有生存能力的话,父母就由身教开始。家长不要经常介入孩子的事情,功课、喜好甚至交友等。因为过分的照顾是很难培训出有生活技能、解难能力的孩子。以下有7项给家长的建议,让孩子在16岁前,能有能力独自立足世界。
7件父母必做的事 培养小朋友自理力
今天社会有很多公主、王子,这是因为很多父母介入孩子生活中。过分的宠爱,令孩子依赖,失去了学习独立、自主的机会。人生一遇到工作和生活的困难,就会失去理性,不知所措。所以父母可以尝试放手完成以下7件事。
提升孩子自理能力 1.让孩于勇敢与人对谈
多与人沟通可让孩子学会待人接物,敢与他人接触。作为父母应鼓励孩子在安全情况下跟人交流,而非教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父母应该做的,不是教子女猜忌他人是坏是奸,因为这样孩子会渐渐不信任他人,日子久了就不愿意与人接触,也不知道如何有礼交际。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提升孩子自理能力 2.让他们体验生活
今天我们的生活的地方,有很多爸妈都是得一个孩子,所以把孩子视如珍宝,事事都给予最好的。每天,父母都以私家车接载孩子,甚至有孩子从未搭过巴士、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爸妈们应想深一层,小孩外出有很多方法,搭巴士、火车、自行车或行走亦可。如果时时管接管送,孩子的自理力、抗压力也减低。长大后也未必懂安排自己的行程,面对突然而来的突发情况或意外,都会不知所措。反而自小学懂独自外出、亲身感受过一般人的生活,就会了解外面的世界,当遇到意外,也可从基本的认 知和熟悉的感 觉作出解难。父母试着放手,让孩子独自返学,参加一些暑期游学团,制造多些孩子独立的机会吧!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提升孩子自理能力 3.放手让孩子自己做
孩子跌跌碰碰,遇过困难才会成长,才有增益和得著。家长不要过分的宠爱,当孩子正面 对困难,家长、老师不协助,反而旁观。因为这是一场训练,练孩子的逻辑,动脑筋,就能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倘若孩子的功课、日常自理都由长辈代劳,孩子便不知道安排事情的优先顺序、管理工作。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提升孩子自理能力 4.要孩子帮手做家务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孩子做家务不是加重他们的负担和压力。虽说孩子一天有很多事要处理,上课、课外活动、功课等等。但基本的家务其实并不会增加大量的工作量,反而是孩子学习的机会!透过做家务,孩子可以照顾自己,自己做 饭、收拾碗碟、洗衣服等。他日独自在外生活,也有理想的治理能力,懂自己照顾自己,家长定能放下心头大石。
提升孩子自理能力 5.让孩于面对失敗
当孩子跌倒了,家长就鼓励他们站起来吧!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从失败中负上责任,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失误。最重要是他们从过程中会自己寻求方法去解决,为自己负责。让孩子在碰撞中成长,而不是在呵 护中长大,有助磨练孩子的勇气和胆量,这两个性格特点正是德国人民的特徵。长大后孩子面对困难时,家长不插手干预,不帮忙解决,孩子就能亲身面对失败,勇敢面对。甚至纵使失败在前,也不会轻易被打败。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提升孩子自理能力 6.孩子关系任他们自己处理
父母不要介入孩子的冲突、误会之中,不要试着插手,为孩子们解决误会,或抚平伤痛。孩子相处的问题自会 有自己解决的方法,"解铃还需系铃人",过几天,他们会找到自身的不足、改过,甚至互相谅解,将 来就懂得处理人际问题。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提升孩子自理能力 7.以"鼓勵"取代"不准许"
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好性格和好习惯,就要任他们冒險。父母不会以不准、不可以、危险作为阻 碍孩子踏出第一步的动力,就让他们试吧!若果父母为他们安排了将来的路,为他们带来平坦的将来,没有陷阱、绊脚石,孩子如何处学习失败?学习跨过失败?当平坦的人生忽然出现阻滞,他们将没有再次尝试、站起来的毅力。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如果父母能做到以上7点,相信孩子从成长路上会获益良多,在成年前已能掌握生活技能,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独立又有领导力的人。
本文图片均来自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