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太极剑全书:第三十八式至第四十式详解
传统太极剑全书:第三十八式至第四十式详解
第三十八式歇步压剑与独立提剑
歇步压剑
屈右臂,松沉右腕,剑尖微上扬;屈左膝,微内收左脚跟,重心后移,右脚向左脚后撤步,脚尖着地,屈双膝下蹲成歇步,重心偏于左腿,身体微前倾;同时,屈右肘右手内旋,剑尖逆时针划一立圆,随即向左脚前平压、下点剑,剑尖与地面相距10厘米;左手剑指向身后斜上指,手心朝下,腕与肩平;胸向正东,眼看剑尖。
要点:
- 剑尖上扬在先;
- 内收左脚和剑尖划立圆同时完成;
- 平压剑时肩、肘松沉,不可僵直;
- 同时微提右腕,使剑身、剑尖体现下压、前点之灵活劲。
技法意识:
对方剑下刺我右腿,我速将右腿向后撤,用剑压点对方的剑和手腕。
独立提剑
抽身,重心后移至右腿,右腿自然站立,左腿提膝小腿自然下垂,脚尖微内扣,成右独立步;屈右肘,右手内旋,右手剑向头右上方回抽上提成立剑,剑尖与胸同高,手心朝外,虎口斜朝下;左手外旋,剑指先下落,经左胯旁向左脚面下插,尽量贴于左脚面,手心斜朝上;胸向正东,目视正前方。
要点:
- 抽身独立时气要下沉,脚向下踩,顶意向上提悬,眼神远视,神态自然;左膝不得低于腰。
- 剑向上提时要沉肩坠肘,不可耸肩翻肘;
- 左右手要形成上下对拉的劲。
技法意识:
后撤一步以避对方的进击,然后反击其胸腹部。
第三十九式海底捞月
独立右劈
上体右转,右手握剑向右后(西南)劈剑,手心朝前,腕与肩平;屈左肘,左手剑指上提收于左肋处,手心朝上;胸向东南,目视剑尖。
要点:
- 转体与劈剑同时完成。
技法意识:
用剑向右劈对方的头部。
弓步扫拦
松屈右膝,左脚向左后撤步,内收左脚跟,重心左移,外展右脚跟,身体左转成左隅弓步,两脚尖均朝东;同时,右手剑立剑下压至右膝前,随即外旋,用剑的中下刃向左上方横扫,剑的下刃斜向上,手心朝内,腕与肩平,剑尖保持在身体的中线;左手剑指向左上划弧,呈弧形举于头上,手心斜朝外;胸向正东,目视剑尖。
要点:
- 步型转换由马步过渡(也可用仆步);
- 横扫剑时,右臂要放松,与弓步要协调一致。
技法意识:
用剑扫撩对方的下肢及胸腹部。
第四十式左右横扫千军
右弓步云抹
屈右膝,收右脚跟,身体右转,重心右移成右隅弓步,同时,左手剑指变掌与右手一起合握成双手握剑把,右手心朝上,靠近剑护手,左手心朝下,靠近剑镖,用剑尖平剑向右后平穿;不停,屈双肘,立剑身,身微向右后仰,剑在脸前从右向左云剑,重心随云剑向左移动成左偏马步;当剑云至左肩前时,左右两手腕交叉,左手外旋,手心朝上,右手内旋,手心朝下,向左下压剑,使剑压落于左肩前;不停,向右转腰,叠右胯,重心向右移成右隅弓步,随转腰双手握剑平剑向右抹,使剑落于右肩前,腕与肩平,两手相对位置不变,胸向东南;目视随剑尖移动。
要点:
- 本式中出现了双把握剑法,握剑时左右两手一前一后,一手心朝上,另一手心朝下,两手位置不可随意移动。
- 本动中剑法的顺序为右穿剑、左云剑、左压剑、右抹剑,动作要连贯圆活,一气呵成。穿、云、压、抹是太极拳粘连黏随在剑术上的体现。
- 向右抹剑时,要充分转腰叠胯,但重心不可起伏。
技法意识:
穿剑为进攻,云压剑是防守,抹剑仍为进攻。
右弓步抹剑
重心向右前移动,抽提左膝,左小腿从左经胸前向右摆动里合,下落时外摆脚尖,在右脚前横向下落成左盖步;随即屈左膝,重心前移,右脚从左后向右前上步成右隅弓步;继续向右转体,两手腕交叉,右上左下,用剑的下刃从左向右平抹,剑尖与胸同高;胸向东南,目视剑尖。
要点:
- 此动中的腿法为左里合腿。先向上抽提左膝,小腿下垂,然后用脚尖带动小腿经体前向右侧摆动。
- 里合腿的动作应在上一动右抹剑即将完成时无间断地衔接上,也就是常说的前力未尽,后力已发。
- 里合腿小腿摆动时剑可微上扬。
技法意识:
里合腿是为了避对方的扫膝之剑,随之落步、进步连续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