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赤石脂:传统中药材的功效与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赤石脂:传统中药材的功效与应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yaopinnet.com/zy/yaocai/chishizhi.htm

赤石脂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等功效。本文将详细介绍赤石脂的名称、别名、科属、产地、性味、功效、应用、配伍效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采收加工、炮制工艺、现代研究、临床应用及验方等多个方面。

基本信息

  • 药材名称:赤石脂
  • 拼音名称:Chi Shi Zhi
  • 别名:赤符、红高岭、赤石土、吃油脂、红土
  • 科属: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主含含水硅酸铝〔Al4(Si4O10)(OH)8'4H2O〕
  • 产地:主产于福建、山东、河南等地

性味与归经

  • 性味:甘、涩,温
  • 归经:归大肠、胃经

功效与应用

主要功效

  • 涩肠止泻
  • 收敛止血
  • 敛疮生肌

应用范围

  1. 久泻、久痢:赤石脂甘温调中,味涩质重,入于胃肠,长于涩肠止泻,尚可止血,为久泻久痢,下痢脓血之常用药物。治泻痢日久,滑脱不禁,脱肛等证,常与禹余粮相须为用,如赤石脂禹余粮汤(《伤寒论》);若虚寒下痢,便脓血不止者,常与干姜、粳米同用,如桃花汤(《伤寒论》)。

  2. 崩漏、便血:本品味涩能收敛止血,质重入于下焦,而以崩漏、便血者为多用。治崩漏,常与海螵蛸、侧柏叶等同用,如滋血汤(《和剂局方》);治便血、痔疮出血,常与禹余粮、龙骨、地榆等药同用。本品温涩,既可固冲,又可止带,配伍鹿角霜、芡实等药,可用于妇女肾虚带脉失约日久而赤白带下者。

  3. 疮疡久溃:本品外用有收湿敛疮生肌的功效。治疮疡久溃不敛,可与龙骨、乳香、没药、血竭等同用,研细末,掺于与疮口。此外,外用亦治湿疮流水、外伤出血等。

配伍效用

  1. 赤石脂配伍干姜:赤石脂涩肠固脱、收敛止血;干姜温中散寒。二药合用,有温中散寒、涩肠止泻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肠失固摄所致之便下脓血、久痢不愈、腹痛绵绵、喜温喜按者。

  2. 赤石脂配伍乌贼骨、侧柏叶:赤石脂、乌贼骨均收敛止血;侧柏叶凉血止血。三者伍用,有收敛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妇女漏下出血,日久不止者。

用法用量

煎服:10~20g。外用适量。研细末撒患处或调敷。

注意事项

湿热积滞泻痢者忌服。孕妇慎用。畏官桂。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拣去杂石。研末水飞或火煅水飞用。

炮制工艺

煅石脂:拣净杂质,碾成细粉,用醋和匀,搓条切段,晒干,置坩埚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红透,取出,放凉;赤石脂,研如粉,新汲水飞过三度,晒干用。

现代研究

  1. 化学成分:赤石脂主要成分为水化硅酸铝,尚含相当多的氧化铁等物质,其组成是:硅42.93%、铝36.58%、氧化铁及锰4.85%、镁及钙0.94%、水分14.75%。

  2. 药理作用

  • 止泻作用:赤石脂含有大量硅酸铝,口服能吸附消化道内的毒物,如磷、汞、细菌毒素、异常发酵产物及炎性渗出物,并能覆盖肠黏膜,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而呈吸附性止泻作用。
  • 止血作用:实验表明:赤石脂合剂能使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明显缩短,与大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的差异(P<0.001)。

临床应用

  1. 治疗脱肛
  • a. 赤石脂、禹余粮各15g,菟丝子、炒白术各9g,补骨脂6g,炙甘草、升麻、炮干姜各4.5g,随证加减,水煎服,治疗14例,皆有效果。〔《浙江中医杂志》1966;9(2):22〕
  • b. 用石榴皮(鲜者佳,干者亦可)30~60g煮水外洗肛门,然后将赤石脂(研为极细面)均匀撒在敷料上,敷托住肛门用胶布固定,治疗小儿脱肛见效快。〔《吉林中医药》1990;(5):32〕
  1. 治疗烧烫伤:寒水石、赤石脂、大黄、黄柏各20g,冰片12g。前4味经高压灭菌后,与冰片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伤面干者用香油调敷患处,伤面湿者用干药末,每日早晚各用药1次。治疗50例,皆愈。治疗时间最短者7天,最长者15天。〔《辽宁中医杂志》1991;18(7):35〕

验方

赤石脂天仙酒

  • 材料:赤石脂10克,密陀僧10克,硫磺10克,樟脑10克,天仙子10克,白果10克,冰片3克,75%酒精300毫升。
  • 做法:将上药轧粗末,放酒精中,密封浸7~10天,经常摇晃,开封取上清酒液,装瓶备用。
  • 功效:解毒,消疮。
  • 用途:适用于痤疮。
  • 用法:外用。以脱脂棉球蘸取药酒适量,涂擦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茶疗食谱

赤石脂干姜粥

  • 材料:赤石脂30克,干姜10克,粳米60克。
  • 做法:将赤石脂打碎,与干姜入锅,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备用。粳米煮为稀粥,加入药汁,煮开1-2沸,待食。
  •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温热服食。
  • 功效:温中健脾,涩肠止痢。
  • 用途:主治慢性虚寒痢疾。此粥对久治不愈的寒痢,疗效显著。
  • 来源:出自《伤寒论》。

图片展示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中药需谨慎,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