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沈六代机之歼-50最新图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沈六代机之歼-50最新图片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1887344341_707e96d502001kuza.html?cre=picpagepc&loc=12&r=0&rfunc=74&tj=cxvertical_pc_picpagepc_picg

近日,一组关于中国新一代六代机歼-50的高清图片在网络上流传。这些图片显示,歼-50采用了与歼-36相似的设计理念,包括放下起落架从市区上空通过的场景,无尾翼设计,以及双飞翼结构。照片中明显的双机轮设计进一步证实了该机型具备上舰能力。

长棱中体+双后掠兰姆达机翼结构

从最近网络上流传的各种影像可以看出,歼-50采用了兰姆达机翼设计,基本结构为长棱中体+双后掠兰姆达机翼。这种布局通过一体边条前翼、兰姆达机翼和一体尾翼,实现了机翼与机身的完美结合。

双后掠飞翼布局通常具有较高的升阻比和良好的气动效率。例如,内翼段的大后掠角有助于高速飞行时的升力提升,而外翼段的小后掠角则有利于低速飞行性能。

长棱中体通常指机身中部较长且扁平呈流线型的结构,这种设计可以减小雷达反射面积,提高隐身性能。长棱中体结构常与双后掠兰姆达机翼结合使用,以实现隐身与高速性能的兼顾。

由于国内目前最先进的战斗机发动机是WS-15,而歼-50也肯定采用该发动机。根据公开资料,WS-15最大推力可达17.5吨,在未来还会出现推力更大的版本。双后掠兰姆达机翼结构+WS-15发动机的组合决定了歼-50的性能。如果还要具备上舰能力,那么就要考虑小间距双发动机布局,在单发失效时单侧推力造成的偏航力矩小,有利于航母降落时对航向的控制。在满油隐身装载条件下,最大起飞重量应该在33吨,如果采用外挂方式可以达到38吨起飞重量,具备超巡能力,与歼-20B基本相当。

兰姆达机翼虽然在隐身性能上表现优异,但其结构重量较大且制造工艺复杂,飞控难度较高。而歼-50采用了无尾翼结构,飞控难度更大,而且由于要上舰,更加需要精确控制。


大弹舱设计

之前的文章就提到,六代机相对五代机最大的提升就是内部弹舱容量的增加。参考高山CG图,歼-50可能在两个进气道下设置主弹舱,主要用于中距弹,中间腹沟可以使用大尺寸弹舱,甚至有可能还增加了格斗弹仓。这样的弹仓设计使得战机无论是对空还是对地打击都具备较强的火力,提升了战机的效费比,也就是说1架歼-50可以达到五代机1.5—2架的作战能力。

隐身战斗机扩大内置弹仓难度极大,要么机身加长,但会造成机身强度下降,失去高机动能力,而歼-36采用了加宽方式,结果就是增加了一台发动机。由于弹仓都设置在机身下部,可以采用整体背部油箱,也不用在机翼上设置大型油箱,降低了穿透音速时的阻力,说明在跨音速阶段有着良好的机动性。

信息化是6代机重点

战场网络化与信息融合:传感器融合与态势感知:通过数据链与机载传感器整合,实时共享战场信息(如友机位置、敌方目标动态),形成“网络中心战”能力,大幅提升协同作战效率。

压制敌方信息化体系:隐身战斗机可穿透敌方防空网络,利用电子战能力干扰或瘫痪敌方雷达和通信系统,为己方创造局部信息优势。

综合空战效能的倍增

歼-50的核心优势在于速度+隐身+信息+大载弹的融合。能够在短时间内突破敌方防空系统,降低被探测和拦截的概率。在超音速状态下的隐身快速机动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突防能力,能够迅速进入敌方领空并完成任务。同时压缩敌方的反应时间,使其难以及时部署防御力量。

歼-50具备中低空高机动性:在高速飞行中进行复杂的机动动作,增加了敌方雷达的探测难度,还能够通过改变飞行轨迹制造不确定性,使敌方难以预测和拦截。

穿透式打击:隐身+超音速组合使其能够突破敌方防空圈,猎杀预警机、加油机等高价值目标,瓦解敌方作战体系。

快速反应与多任务切换:兼具空优作战、对地攻击和电子战能力,可在单一任务中动态调整角色,适应现代战场的快速变化。

非对称作战优势:面对第五代及以下战机时,隐身和超音速性能形成“代差碾压”,可主导空战规则(如迫使敌方进入视距内格斗或被动防御)。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有观点认为歼-20不适合上舰,而歼-50的结构设计则没有这个问题。完整版本的歼-20B是在去年才完成,如果当时强行让歼-20上舰,就等于重新开发了一个型号,这样搞下来的结果估计歼-36也不一定看得到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