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果文物会说话|濛溪河遗址再现远古先民的“奋斗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果文物会说话|濛溪河遗址再现远古先民的“奋斗史”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430/b3032b617ad0452fa6dce4a3511a4a73/c.html

濛溪河遗址位于四川资阳乐至县境内,是一处距今5万至7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这里不仅发现了大量石器、动物与植物遗存,更是现代人起源扩散阶段唯一发现有丰富植物遗存的遗址,为研究早期人类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2021年9月,一场洪水冲垮濛溪河河岸,带走了河床中的泥沙,却让一段人类5万至7万年前的古老记忆重见天日。濛溪河沿岸发现了11个相互关联的遗址点,构成了濛溪河遗址群。

遗址泥土中发现数以万计的植物遗存,包括30余科的植物种子和果实,其中有核桃、葡萄等人类至今经常食用的植物。此外还有象、犀、熊、牛、鹿、龟、蛇、鱼的骨头等,显示出早期人类对自然界中动物资源的深刻认识和高超及广谱化的狩猎能力。

该遗址最大的特点是有机物遗存特别多。由于数万年来遗址“藏”在濛溪河水位线以下,是难得的饱水埋藏环境,动物骨骼化石、植物种子等有机质得以幸运地保存下来,为我们了解数万年前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材料。

濛溪河遗址包含多个地层及较丰富的遗存,目前为止共出土各类石器和动物化石十万余件。石制品包括典型的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等。由于濛溪河当地基岩是疏松的砂岩,石器原料缺乏,古代人类就发挥聪明才智,把硅化木、动物骨骼和木头做成工具。遗址群调查及发现的石器超过95%是由硅化木作为原料,是对单一且特殊原料的强化利用。同时石器以小型刮削器为主,几乎不见大型工具,这些工具所体现的技术和文化反映了当时的人类为适应本地环境资源条件,在获取工具上所体现的智慧。

其中一个区域内发现了碳化的木头和烧过的剑齿象上下颌,可能是远古先民用火加工烧烤过象头。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较多烧焦的种子,可能和用火及加工有关。

长年对石头的使用、打磨、加工不但大大训练了人手的灵活敏锐,更重要的是训练了人的大脑。部分发掘的石头、动物骨骼和植物上还有人工刻划的痕迹,有些痕迹连续平行,有些呈“十”字形或者是“×”形,是国内甚至国际最早阶段的一批刻划遗存。专家推测这些刻痕可能是用来记数、记事,数万年前的祖先们已经有了朦胧的精神追求。

濛溪河遗址再现了先祖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勤劳智慧,显示出中华文明久远厚重的文化基因。考古学界认为,濛溪河遗址的发现为深入探讨早期人类对特殊石料及有机材料的加工利用方式、对植物资源利用的广谱化、艺术萌芽、技术与认知能力发展、现代人的出现和扩散等重大考古学问题提供了关键节点和重要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世界性意义。

本文原文来自新华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