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红旗连锁人事大调整:四名副总辞职,四川国资全面接管,AI转型能否破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红旗连锁人事大调整:四名副总辞职,四川国资全面接管,AI转型能否破局?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POHDVL70519QIKK.html?spss=dy_author

导读:红旗连锁近期宣布四位副总经理集体辞职,引发市场关注。作为四川国资全面接管后的第二次重大人事调整,此次变动背后暗含着公司向AI转型的战略布局。

2025年3月3日,一则来自红旗连锁(002697.SZ)的公告引起市场关注。这家扎根成都24年的便利超市连锁企业,宣布张颖、万春、洪帆、杨远彬四位副总经理集体辞任管理层职务,同时加速布局AI。这是继2024年12月,创始人曹世如卸任董事长、四川国资全面接掌后,公司经历的第二次重大人事调整。此番调整之后,高级管理层只有曹世如、谭磊、曹曾俊、谭柳四位“红旗老人”留任。而在董事会层,四川国资背景的袁继国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曹世如任董事,还有一位吴乐峰来自永辉超市,其余三位黄东镇、王庚和李强均来自四川商业投资集团。

而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资主导的AI转型能否为红旗连锁打开新局面?曹世如的总经理职务是否只是临时过渡?

曾经的“便利超市第一股”被国资收购

红旗连锁起源于 1969 年的国营成都市红旗商场,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四川地区副食品零售的中流砥柱。上世纪九十年代,其成立红旗商场批发公司,将分场开进小区,成为早期社区连锁超市雏形。2000 年,在创始人曹世如带领下改制为民营的红旗连锁有限公司,随后一路崛起,2012 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成为 “便利超市第一股”,并创造诸多行业佳绩。曹世如也被人亲切的成为“曹嬢嬢”。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电商冲击与新兴便利店品牌崛起,红旗连锁面临挑战。虽 2021-2023年营收与净利润增长,但扣非后净利润增长有限,投资收益占比大,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待提升。在此背景下,2024年底曹世如出售股权,川商投资入股,持股16.91%,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川商投资和四川省国资委,红旗连锁翻开了新的一页。

川南市场的渠道攻坚战

公告中提到:“公司在深耕大成都区域市场的同时,为更好服务省内其他地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加大四川省内区域的渠道下沉,为此,公司正在川南地区筹备第三物流中心。”

数据显示,在成都门店占比超58%的饱和压力下,红旗连锁将第三物流中心建设提上日程,剑指川南市场拓展。这一决策既响应四川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也暗合便利店行业"区域深耕+密度覆盖"的生存法则。

但川南地区既有本土便利店品牌的贴身肉搏,又有电商前置仓的降维打击,红旗连锁需要突破的不仅是地理边界,更是供应链响应速度和区域消费洞察能力。

为此,红旗连锁公告:正在进行机器人无人售货系统的研发与创新,通过与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整合AI视觉识别、智能路径规划等核心技术,打造兼具灵活性与商业价值的智能零售解决方案。

探索机器人无人售货

实际上,红旗连锁披露的机器人无人售货系统研发,旨在破解人力成本上涨与夜间服务需求的矛盾,但这种改造面临现实考验:

首先,红旗连锁的科技研发投入不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比不足0.5%,公司在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底子薄”;

第二,要实现算法优化、自主决策等核心技术突破,需解决投入强度与短期业绩压力的矛盾;

第三,公司目前人才结构的问题,能不能找到合适的AI发展人才,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瓶颈,也是此次公告中的另一项重点表述内容,这也必将为后续更多的经营管理层调整埋下伏笔。

全面转型考验加剧

从曹世如时代"家门口的便利店"管理模式,到国资主导的技术性商业管理新模式,红旗连锁面临着全面的转型。未来红旗连锁面临着的是国资体系和原有班底的进一步磨合,如何在这套体系下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如何在新的实控人体系下实现AI技术对传统业务的改造和提升,市场将拭目以待。

本文源自:金融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