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冠肺炎防控三级预检分诊医务人员防护流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冠肺炎防控三级预检分诊医务人员防护流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90424523.html

新冠肺炎防控三级预检分诊医务人员防护流程

为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效率,确保医务人员在预检分诊工作中的安全,特制定本流程。该流程适用于所有参与新冠肺炎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涵盖从患者接诊到医疗操作的全过程,确保每个环节均符合防护要求。

医务人员防护原则

  1.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设备(PPE)使用规范,确保全身防护。
  2. 所有进入预检分诊区域的人员需接受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确保无症状患者进入。
  3. 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接触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使用酒精消毒液或洗手液清洁双手。
  4. 在所有接触潜在感染者的场合,必须佩戴口罩、护目镜或面罩、手套和防护服。

预检分诊流程

  1. 患者接待
  • 预检分诊区设置专门接待台,医务人员需在接待台前佩戴好全套防护设备。
  • 患者抵达后,医务人员向患者说明预检分诊流程,并要求其出示健康码。
  • 对于健康码显示异常或体温超标的患者,立即引导其至隔离区进行进一步检测。
  • 对于健康码正常且体温正常的患者,收集基本信息并进行登记。
  1. 症状评估
  • 经过初步接待的患者需进行症状评估。
  • 医务人员使用标准化问诊表与患者进行沟通,记录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及接触史。
  • 针对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需询问其旅行史及接触史,判断是否存在感染风险。
  1. 体温监测
  • 所有患者在进入诊疗室前需进行体温监测。
  • 使用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对患者进行测温,记录体温数据。
  • 体温高于37.3℃的患者,需再次进行确认,并引导至隔离区。
  • 体温正常的患者可进入诊疗室进行下一步检查。
  1. 采样检测
  • 对于有疑似症状的患者,需进行核酸检测。
  • 采样前,医务人员需再次确认患者身份,核对相关信息。
  • 采样时,医务人员需全程佩戴防护服、手套、面罩,并使用一次性采样工具。
  • 样本采集完毕后,医务人员应立即进行手卫生,确保无交叉感染风险。
  1. 医疗记录与信息报告
  • 医务人员需对每位患者的诊疗信息进行完整记录。
  • 在电子健康记录系统中输入患者的基本信息、体温、症状评估及采样结果。
  • 对于确诊或疑似病例,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1. 后续跟踪与管理
  • 对于检测结果阳性的患者,需进行后续的跟踪管理。
  • 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安排患者转入指定隔离治疗医院。
  • 对于密切接触者,需进行健康监测,并建议进行核酸检测。
  • 医务人员需定期回访已确认病例的健康状况,确保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医务人员防护措施

为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需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 个人防护装备
  • 所有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N95口罩、护目镜、面罩、防护服及一次性手套。
  1. 手卫生管理
  • 所有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脱去防护装备后必须进行手卫生,使用酒精消毒液对手部进行消毒。
  1. 工作环境消毒
  • 每天对预检分诊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工作台、椅子、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确保环境卫生。

培训与考核

为确保医务人员掌握防护流程,需定期开展培训与考核:

  1. 防护知识培训
  •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防护知识培训,掌握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及个人防护要求。
  1. 实操演练
  • 通过模拟演练,使医务人员熟悉预检分诊流程及个人防护操作,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1. 考核与反馈
  • 建立考核机制,定期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收集反馈意见,以优化流程与培训内容。

反馈与改进机制

为确保防控流程的有效性,需建立反馈与改进机制:

  1. 定期评估
  • 根据疫情变化及实际操作情况,定期对防控流程进行评估,识别潜在问题。
  1. 收集意见
  • 鼓励医务人员提出改进建议,及时调整防护流程,确保其适应性与可行性。
  1. 持续改进
  •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防护流程和培训内容,提高疫情防控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