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都爱“酒精+饮料”混着喝?医生提醒:可能伤脑!
年轻人都爱“酒精+饮料”混着喝?医生提醒:可能伤脑!
朋友聚会的时候,难免喝酒、喝饮料。不过如今很多人喜欢把“酒和饮料”搭配混着喝,甚至调配成鸡尾酒喝,这样味道、口感都有一些新变化。
不过最近一项研究却发现:“酒精+饮料”这样搭配着喝,会对大脑造成损害,危害比单喝酒还大!
图源:视觉中国
能量饮料、酒精混着喝伤大脑
近日,一项由意大利卡利亚里大学研究团队发表于国际期刊《神经病理学》的研究发现,能量饮料与酒精混合饮用,可能永久影响大脑中海马体的可塑性,导致长期的认知功能损害。对青少年来说,这种影响更大。
研究结果显示:从青春期到成年期,能量饮料会对生物体产生长期的影响;
由于能量饮料会导致酒精中毒的主观感知降低,会让人不自觉地多喝,增加酒精中毒风险;
青春期饮用这些饮料,会导致海马体可塑性发生长期变化,如认知能力受损、记忆受损、行为障碍等,即大脑能力骤降。
能量饮料为什么不能多喝?
现行的国家标准中,其实没有“功能饮料”这个类别,它的学名叫“特殊用途饮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能量饮料
2、运动饮料
3、营养素饮料
4、电解质饮料
功能饮料的首要消费者是运动员以及其他高强度体力劳动者,目的在于补充水分、电解质、能量,提高运动和工作表现。
但这类饮料现在越来越受普通人的青睐,尤其是年轻人,甚至不少儿童,由于对功能饮料并不完全了解而当普通饮料喝,有些人还误以为其有利健康。
能量饮料中还有一个被忽略的成分——咖啡因。数据显示,每240毫升功能饮料中含咖啡因70316毫克。随着社交媒体、广告等的大力宣传,能量饮料开始频繁出现在普通人的日常饮食中,尤其是1234岁年龄段的人群。
不少临床病例和科学研究指向了一个事实:因为大剂量咖啡因,以及其他提取于植物的兴奋剂的存在,无论是短期大剂量,还是长期大剂量喝能量饮料,都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系统的不良反应,比如心悸、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痉挛、焦虑等;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导致死亡。
咖啡因具有成瘾性,和毒品一样,长期摄入会产生生物依赖,难以脱瘾。是因为咖啡因可增强大脑快感中枢的多巴胺活性,产生欣快感,令大脑渴望更多的咖啡因。
有研究显示,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100毫克咖啡因就会产生成瘾性,而体质不同的人,产生成瘾性的也会不同。
在我国,咖啡因属于第二类精神药物制剂,提纯的咖啡因制剂要求具有处方权的医生才能开具,不能在药店随便购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而咖啡因被列为“精神药品”管制,属于一种毒品。
上海禁毒提醒:
不管是酒精
还是功能饮料
一旦滥用
都会对身体
产生伤害
更不用说毒品了
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
正确区分咖啡因
食品、药品、毒品的属性
避免误入咖啡因陷阱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