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图(Graph)数据结构详解:基本概念、表示方法、遍历算法及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图(Graph)数据结构详解:基本概念、表示方法、遍历算法及应用

引用
CSDN
1.
https://m.blog.csdn.net/weixin_44929475/article/details/144497450

图(Graph)是一种非常灵活且强大的数据结构,用于表示实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图结构中,数据由一组节点(或称为顶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边组成。图可以用于表示社交网络、交通网络、网络路由等场景。本文将详细介绍图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遍历算法以及算法应用。

1. 基本概念

  • 节点(Vertex):图中的一个点,代表一个对象或实体。
  • 边(Edge):连接两个节点的线,代表节点之间的关系。
  • 邻接(Adjacency):如果两个节点之间有边相连,则称这两个节点是邻接的。
  • 路径(Path):一系列相连的边,从一个节点开始,经过若干个中间节点,到达另一个节点。
  • 环(Cycle):起点和终点是同一个节点的路径。
  • 连通图(Connected Graph):图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存在路径。
  • 强连通图(Strongly Connected Graph):有向图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存在有向路径。
  • 树(Tree):一种特殊的图,没有环,且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只有一条路径。

2. 表示方法

2.1 邻接矩阵(Adjacency Matrix)

  • 使用一个二维数组来表示图,数组的行和列代表节点,元素值表示节点之间是否有边。
  • 适用于稠密图,即边的数量接近节点数量平方的图。

2.2 邻接表(Adjacency List)

  • 使用一个链表数组来表示图,每个链表包含与该节点相连的所有节点。
  • 适用于稀疏图,即边的数量远小于节点数量平方的图。

3. 遍历算法

3.1 深度优先搜索(Depth-First Search, DFS)

  • 类似于树的前序遍历,使用栈(递归或显式栈)来实现。
  • 从任意节点开始,尽可能深地搜索图的分支。
public class GraphDFS {
    private int V; // 节点数
    private LinkedList<Integer> adj[]; // 邻接表
    // 构造函数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GraphDFS(int v) {
        V = v;
        adj = new LinkedList[v];
        for (int i = 0; i < v; ++i)
            adj[i] = new LinkedList();
    }
    // 添加边
    public void addEdge(int v, int w) {
        adj[v].add(w); // 添加w到v的邻接表
    }
    // DFS算法
    public void DFS(int v) {
        boolean visited[] = new boolean[V];
        // 调用递归的DFS函数
        DFSUtil(v, visited);
    }
    // 递归的DFS函数
    void DFSUtil(int v, boolean visited[]) {
        // 标记当前节点为已访问
        visited[v] = true;
        System.out.print(v + " ");
        // 递归访问所有未访问的邻接节点
        for (int i = 0; i < adj[v].size(); i++) {
            int n = adj[v].get(i);
            if (!visited[n])
                DFSUtil(n, visited);
        }
    }
    // 测试DFS算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GraphDFS g = new GraphDFS(4);
        g.addEdge(0, 1);
        g.addEdge(0, 2);
        g.addEdge(1, 2);
        g.addEdge(2, 0);
        g.addEdge(2, 3);
        g.addEdge(3, 3);
        System.out.println("DFS starting from vertex 2 : ");
        g.DFS(2);
    }
}  

3.2 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 BFS)

  • 类似于树的层序遍历,使用队列来实现。
  • 从任意节点开始,逐层遍历图中的节点。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GraphBFS {
    private int V; // 节点数
    private LinkedList<Integer> adj[]; // 邻接表
    // 构造函数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GraphBFS(int v) {
        V = v;
        adj = new LinkedList[v];
        for (int i = 0; i < v; ++i)
            adj[i] = new LinkedList();
    }
    // 添加边
    public void addEdge(int v, int w) {
        adj[v].add(w); // 添加w到v的邻接表
    }
    // BFS算法
    public void BFS(int s) {
        boolean visited[] = new boolean[V];
        // 创建一个队列用于BFS
        Queue<Integer> queue = new LinkedList<>();
        // 标记起始节点为已访问并入队
        visited[s] = true;
        queue.add(s);
        while (queue.size() != 0) {
            // 出队一个节点
            s = queue.poll();
            System.out.print(s + " ");
            // 访问其所有未访问的邻接节点
            for (int i = 0; i < adj[s].size(); ++i) {
                int n = adj[s].get(i);
                if (!visited[n]) {
                    visited[n] = true;
                    queue.add(n);
                }
            }
        }
    }
    // 测试BFS算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GraphBFS g = new GraphBFS(4);
        g.addEdge(0, 1);
        g.addEdge(0, 2);
        g.addEdge(1, 2);
        g.addEdge(2, 0);
        g.addEdge(2, 3);
        g.addEdge(3, 3);
        System.out.println("BFS starting from vertex 2 : ");
        g.BFS(2);
    }
}  

4. 算法应用

  1. 最短路径问题
  • Dijkstra算法:适用于带有非负权重的图。
  • Bellman-Ford算法:适用于带有负权重的图。
  • Floyd-Warshall算法:计算图中所有节点对的最短路径。
  1. 最小生成树问题
  • Kruskal算法:贪心算法,适用于边的集合是无序的。
  • Prim算法:贪心算法,适用于节点的集合是无序的。
  1. 网络流问题
  • Ford-Fulkerson方法:计算网络中的最大流。
  • Edmonds-Karp算法:使用BFS来实现Ford-Fulkerson方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