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复旦CNS成果集中涌现,背后奥秘何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复旦CNS成果集中涌现,背后奥秘何在?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210377

2025年前两个月,复旦大学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NS(Cell、Nature、Science)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成果总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这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的背后,是人工智能(AI)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带来的创新变革。

从个案到趋势:AI4S范式效能初显

2025年2月21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重要成果,首次发现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FAM171A2,并基于该靶点发现可以延缓病程的候选药物,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带来了新希望。

这一突破性进展,正是AI与医学深度融合的产物。郁金泰团队突破传统的“假说驱动”研究范式,采取AI辅助、数据驱动的创新科研范式,找到了这一存在于“既有知识体系之外”的全新蛋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

三个月前,郁金泰团队与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程炜、冯建峰团队联合在《细胞》杂志发表交叉研究成果,全面绘制人类蛋白质组表型组图谱,为精准预测疾病风险提供了新的可能。


复旦交叉研究成果登上《细胞》(Cell)2025年开年封面

郁金泰团队的探索不是孤例。就在上周,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高悦青年研究员的科研团队也运用AI技术,成功设计了一个名为三氟甲基亚磺酸锂(CF3SO2Li)的锂载体分子,让废旧电池“打一针”就可无损修复,将锂电池寿命提升1至2个数量级。


功能有机分子三氟甲基亚磺酸锂(CF3SO2Li)为电池补充锂离子

前瞻布局系统推进:AI4S理念落地生根

复旦大学在AI for Science领域的集中突破,得益于学校在多个方面的前瞻布局和系统推进。

首先,复旦大学建立了中国高校规模最大的云上科研智能计算平台CFFF,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撑。


CFFF“切问”一号


CFFF“近思”一号

其次,复旦大学重视跨学科协同机制,组建科学智能工作专班、推动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建设、组建交叉研究发展中心,通过系统性布局和机制创新,全面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复旦大学科学智能系列讲座

最后,复旦大学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智能时代人才培养新范式。2024-2025学年重磅推出116门AI大课,打造“AI-BEST”课程体系,实现“三个全覆盖”:全覆盖全体本研学生、全覆盖全部一级学科、全覆盖所有专业领域。


2024年秋季学期新开出的AI-B类课程《具身智能引论》

AI创新生态加速构建:科研、教学变革催生更多突破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曾用“种子”与“果实”的生动比喻阐释AI4S的价值:“种子代表好问题,果实代表好成果,而AI4S就是快速识别筛选种子的方式。”

2024年5月,高分子科学系成立全校首个科学智能研究中心,标志着复旦在AI4S领域的系统性布局迈出关键一步。截至目前,全校已有9家院系和附属医院成立科学智能研究中心,形成多点开花的创新格局。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对内强化融合创新,对外加强开放合作,通过打破学科壁垒、创新评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系列举措,为科研人员开展自由探索和交叉合作提供制度保障,营造拥抱AI4S变革的良好创新生态。

随着AI4S、AI4E战略的深入推进,一个更开放、更包容、更高效的复旦科研、教育新生态系统正加速形成。这一生态系统,不仅将推动学校在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的交叉前沿领域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更将有力支撑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入不竭动力,为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贡献复旦智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