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报恩寺遗址:千年古刹的兴衰与重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报恩寺遗址:千年古刹的兴衰与重生

引用
百度
13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7%E6%8A%A5%E6%81%A9%E5%AF%BA%E7%90%89%E7%92%83%E5%AE%9D%E5%A1%94/10838213
2.
https://js.chinadaily.com.cn/a/202405/18/WS66486e5ca3109f7860dde583.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EAOLA10541TWGX.html
4.
https://www.sohu.com/a/833733250_121924581
5.
https://www.seu.edu.cn/2024/0527/c124a491623/page.htm
6.
https://aijianmo.com/m/index.php?s=/news/index/detail/id/7255.html
7.
https://www.chengshizhijian.com/article/detail/aid/5330/gid/61.html
8.
http://nj.bendibao.com/tour/2019412/70233.shtm
9.
https://jsnews.jschina.com.cn/xhh/news/202410/t20241028_3517081.shtml
10.
https://www.landsea2008.com/show-12-616-1.html
1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4/22/17796573_1134118402.shtml
12.
http://js.news.cn/20240709/5ee99eb1561141caabd1904e023b3a9d/c.html
13.
https://m.nj.bendibao.com/tour/157846.shtm

大报恩寺遗址,这座被誉为“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寺庙遗址”,承载着近两千年历史沧桑,见证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兴衰更迭。从东吴时期的建初寺,到明朝永乐年间的皇家寺院,再到如今的遗址博物馆,大报恩寺遗址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探寻。

01

千年古刹的兴衰史

大报恩寺的历史可追溯至东吴赤乌十年(公元248年)。当时,僧人康僧会乘船来到南京长干里传授佛教,孙权为其建造了建初寺及阿育王塔,这便是大报恩寺的起源。建初寺作为江南地区第一座寺院,有“江南第一寺”之美称。

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建初寺因战乱被毁,后在旧址附近重建并改名为长干寺。南北朝时期,长干寺迎来第一个发展鼎盛期,梁武帝多次修缮佛塔,并将舍利等珍贵佛物放入金玉所制七宝塔中。

明朝永乐年间(1412年),明成祖朱棣为纪念父母朱元璋和马皇后,在天禧寺旧址按照皇宫标准精心打造大报恩寺,历时十九年完工。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琉璃宝塔,塔高九层,全身覆盖五彩琉璃瓦,被誉为“天下第一塔”。这座塔不仅是当时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巅峰之作。

然而,这座辉煌的寺院在太平天国时期遭受严重破坏。北王韦昌辉担心翼王石达开占领城外的琉璃塔攻击城内,派兵在塔下挖地道引爆炸药,并用火炮攻击塔身,最终琉璃塔化作一堆瓦砾,大报恩寺的其他建筑也在大火中一并烧毁。

02

重大考古发现

2007年至201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市考古工作者对大报恩寺遗址北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考古挖掘。这次考古发现震惊了世界,出土了千年地宫、石函、铁函、七宝阿育王塔、金棺银椁等珍贵文物。这些发现不仅为研究中国古代佛教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也揭示了大报恩寺遗址的深厚文化底蕴。

2011年,该考古项目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南京大报恩寺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2月16日,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展示和保护这一重要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03

琉璃宝塔的建筑奇观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是明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瑰宝。宝塔高78.2米,九层八面,周长百米,通体用琉璃烧制,塔内外置长明灯146盏。这项工程耗时近20年,使用的匠人和军工达10万人,耗资248.5万两银子。

宝塔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塔身采用八角形平面布局,每层都有精美的琉璃装饰,包括龙、凤、狮子、麒麟等吉祥图案。塔内设有螺旋形楼梯,供人登临远眺。夜晚,146盏长明灯点亮,使宝塔在夜空中熠熠生辉,成为南京城最耀眼的地标。

04

文化交流的见证

大报恩寺遗址不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为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是当时中外人士游历金陵的必到之处。

165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决定派一个使团到中国访问,并要求随团的素描画家约翰·尼霍夫把沿途可能见到的景象以及奇异的建筑物以它们本来的形象描绘下来。尼霍夫游记的出版和大量发行,使得大报恩寺塔成为最为欧洲人熟知的中国建筑。游记在1665年以法文出版后,激发了欧洲第一个中式建筑的灵感,这就是由路易十四授命,于1670年在凡尔赛建成的特列安农瓷宫。

大报恩寺琉璃塔在欧洲享有的盛誉,还得益于文学等作品的宣传。1839年安徒生就在《天国花园》中提到:“我(东风)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地响起来!”这里的瓷塔,就是大报恩寺琉璃塔。

05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在保护和展示遗址的同时,还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生成元宇宙空间,开发出大报恩寺遗址全真互联元宇宙博物馆,通过端云协同、数字孪生、AI多模驱动、XR、VR等技术手段,将高科技和文博真实场景联通,实现虚实结合,大大提升了游客参与度及互动性。

观众通过人脸扫描,快速生成个人数字形象,代替真人进入到有着数字复原琉璃宝塔场景的元宇宙博物馆中,以此为基础,深化“博物馆+”模式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运用数字技术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还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春节金陵纳福地、清明传统古礼、五一“有·轻松”遗址奇愈·晒晒大会等,以及茶道、香道、手作等禅意美学活动,充分发挥剧场功能,上演历史互动剧《神奇百戏:宝塔传奇》等自有IP剧,全年各类演出活动160余场。策划执行“文博大讲堂”、博物馆奇妙夜“明朝生存记”、“琉璃塔里的传奇”研学活动等,使博物馆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讲述“交往、交流、交融”的时代新故事。

大报恩寺遗址,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佛教圣地,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前来探寻。它不仅是南京的重要文化地标,更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