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电源规格大盘点:从AT到ATX的演变历程
电脑电源规格大盘点:从AT到ATX的演变历程
电脑电源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规格和类型直接影响着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脑电源规格,包括AT、ATX、SFX、TFX、BTX和FLEX等,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电脑电源的相关知识。
AT电源
从286时代开始,AT电源就一直是PC的标准配置,这一局面直到586时代才结束。功率方面AT电源功率比ATX电源要小,开机需要通过前端面板开关进行。
AT电源的外形尺寸与目前流行的ATX电源相似,但主电源连接器与ATX电源不同。AT电源具有2个主板电源连接器(P8和P9),每个都有6个针脚将电源系统与主板连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当年P8和P9的设计并没有完全标准化,只是因为IBM最初是使用这种设计,所以才推广开来。
由于功率小、使用不便,AT电源已经属于淘汰了的电脑电源类型,目前已经很难见到使用AT电源的PC系统了。
ATX电源
ATX电源目前最为流行电源规格,最早于1995年由Intel公司推出,目前的最新规范版本是ATX12V 2.31版。
ATX电源对当时主电源连接器进行了重大的改进,它主要增加了3.3V和 5VSB两路输出电压和一个PS-ON信号。利用 5VSB和PS-ON信号,就可以实现软件关机、键盘开机、网络远程唤醒等功能。
在ATX12V 2.0版本之前是20针样式连接器首先用于ATX外形规格的电源系统中,为了满足大功率CPU的要求,ATX 12V对CPU供电的4PIN 12V电压提高至 12.8V( /-12%),降低了MAIN CONNECT的 12V电流强度,简单来说就是变成了20Pin 4Pin的配置。
从增加输出能力到增加散热设置,再到支持当时的最新配件接口标准,ATX12V不断发展着。目前是ATX12V 2.3版,将 12V1输出能力提升而 12V2输出能力下降,同时要求电源要有80%或以上的转换效率,而且功率因数则需要大等于0.9,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SFX电源
Intel于1997年12月推出了更小的Micro-ATX主板外形规格,同时也推出了一种与之配套的更小的SFX(Small Form Factor,小型外形规格)电源。从此以后,SFX电源陆续在许多新的小型PC中广泛使用。目前,SFX规范的最新版本是SFX12V 3.0版。
SFX电源是为包括有限数量硬件的小系统所特别设计的。它可提供稍小的持续电能和4档电压( 5V、 12V、-12V和 3.3V)。对于小的系统来说,这种容量的电源足够了。
TFX电源
小型化的电源除了SFX规格之外还有另外一种TFX规格应用在NAS和Mini-ITX机型里边。相对于SFX规格的小电源,TFX规格的小电源呈长条形,标准尺寸为长175mmx宽82mmx高41mm,而标准的ATX电源为长140mmx宽150mmx高86mm。由于体积的限制,目前TFX电源的最大功率为350W,远低于ATX电源。同时,要注意双12路输出的功率,避免小钢炮平台供电不足。
BTX电源
BTX是Intel定义并引导的桌面计算平台新规范,并且兼容了ATX技术,其工作原理与内部结构基本相同,输出标准与目前的ATX12V 2.0规范一样,也是像ATX12V 2.0规范一样采用24pin接头。
不过BTX平台的内部结构与ATX有很大不同。以往只在左侧开启的侧面板,改到了右边。而其他I/O接口,也都相应的改到了相反的位置。BTX机箱内部则和ATX有着较大的区别,BTX机箱最让人关注的设计重点就在于对散热方面的改进,CPU、显卡和内存的位置相比ATX架构都完全不同,CPU的位置完全被移到了机箱的前板,而不是原先的后部位置,这是为了更有效的利用散热设备,提升对机箱内各个设备的散热效能。
FLEX电源
1999年3月,Intel推出了Flex-ATX主板外形规格,作为对Micro-ATX的补充,其名称取自英文“Flexbility”,意味着灵活、弹性的意思。除了面积缩小以外,其他规格与Micro-ATX(版本1.0)以及标准ATX(版本2.03)相同,这表示Flex-ATX可以马上适用于任何ATX或MicroATX内。但是由于低端与小型定位关系,FLEX电源很快就被取代。